凡人善举彰显道德之美

16.12.2014  12:47

——我市弘扬道德模范精神倡导美德善行

□本报记者 王 更

一个个充满爱的故事,在石家庄这片热土上不断书写。自去年我市开展“善行河北、首善省会”主题道德活动以来,在美德善行的不断感召下,越来越多的石家庄人将美德牢记在心,更有越来越多的平凡善举,将“正能量”传递到每个人身边。

文明沃土绽放“美德之花

燕赵大地,既是英雄辈出的热土,也是凡人善举的摇篮。作为省会,近年来,我市积极选树道德模范、文明公民,大力弘扬他们的凡人善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风气改善,优化了社会环境,我市的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面对孩子求知的眼神而弃商办学,因留守儿童对温暖的向往而创建了石家庄首座留守儿童家园,多年来,“编外家长”梁庆梅帮助赞皇县300余名留守儿童找回家的温暖,还资助了61名孤困儿童圆了大学梦。今年2月,梁庆梅在全国“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中,被评为助人为乐“中国好人”。

80后”小伙付宏伟,放弃了在省会的优越生活和工作,毅然回到家乡“尽孝”。他带着工作时积攒下的存款,留在村里照顾全村老人。除了每天给全村空巢老人送上一日三餐,还在每月初一、十五为老人们摆“老人宴”;冬天里,每月组织义工定时给全村老人洗脚。“尽善尽孝不能等,老人们开心我自己舒服。”付宏伟这样说。

同样被评为“中国好人”的,还有捡到30万元现金毫不犹豫报警上交的“最美保洁员”胡玉兰。今年8月15日,胡玉兰在小区打扫楼道时,发现了一个装有几十摞百元钞票的塑料袋。“这么一大笔钱不见了,失主肯定急坏了,必须尽快还给他!”面对巨款,胡玉兰毫不犹豫将钱交到物业公司并报警。经过清点,这笔巨款共有30万元,相当于胡玉兰干保洁工作30年的收入。

……

一批又一批道德模范、“文明公民标兵”的感人事迹,提升着石家庄人的精气神儿,影响着石家庄人的言行风貌。在“中国好人榜”和全国、省道德模范中,经常可以见到石家庄人的身影。一个人的壮举或许事发偶然,但一个群体道德素质的频繁闪光,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背后文明沃土的滋养。

善良市民传递友爱“正能量

多年来,我市持续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公民标兵”评选、优秀志愿者表彰等活动,尤其是“善行河北”活动开展以来,我市的好人好事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极大促进了社会风气改善,优化了社会环境。

仅在2014年,我市就有齐庆三、胡玉兰等5人获“中国好人”称号,郭德江荣膺全国“最美志愿者”称号,另有齐名等5人获“河北雷锋”称号。我市今年已先后三次评出了各类“石家庄市文明公民标兵”100余人。全市各类道德模范、感人事迹、平民英雄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有敬业奉献倒在工作岗位上的齐庆三,有用爱心化解妻子病痛的好丈夫郝国军,有太平河畔勇救落水儿童的大学生吴泽、孟凡平,全国“最美职工”齐名,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的“双拐片医”张志刚,银行账户上“”来一百万元却主动寻找失主三小时最终归还的诚信商人徐爱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了这些“有名英雄”的带动,我市还有着更多的“无名英雄”涌现。在新火车站大厅,我市青年志愿者在各出入口为旅客指路、维持秩序;在洨河两岸,环保志愿者拿着纸袋,捡拾垃圾;在社区,有居民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为孤寡老人和贫困家庭送去温暖……

爱心接力、传递温暖。至今,我市的注册志愿者已经达到近20万人,他们深入社区,走上街头,活跃在各行各业,用发自内心的微笑和热情服务感染着每一个人。为发挥志愿者作用,壮大志愿者队伍,我市于去年成立了市志愿者协会,构建起志愿服务四级网络体系,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招募、注册、登记、管理和培训制度;组织开展“弘扬志愿精神,情暖贫困学生”志愿援助行动,广泛开展关爱农民工、关爱空巢老人、关爱残疾人等志愿服务活动;坚持不懈地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行动”、“社区志愿服务行动”等经常性志愿服务活动……数不清的志愿者,活跃在社区、路口、广场和各行各业,志愿服务精神在燕赵大地深入人心,促进了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规范化。

无数的“有名英雄”和“无名英雄”,在石家庄传递着奉献和友爱的“正能量”,掀起了互助与进步的时代新风。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