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军荣:“几百亿埋地下”应让谁都“看得见”

04.06.2014  12:10

    “市长说,地下铺了管网,把几百亿埋在地下,老百姓也看不见,我怎么能干这个事儿呢!”在一个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城市调研时,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听到这样的声音。(6月3日《中国经济周刊》)

    或许这位市长是“实话实说”,或许这位市长只是“私下里说说”,虽然从道德的层面容易让人质疑,但也折射出一种“事实存在”,的确,从市长的角度看,在自己的任期内做出政绩是最需要的,也是最有动力的。我们不能强求每一个市长都能够抛开自己的政绩观为民做事,如果当为民做事和政绩发生错位,就很难要求市长都能够做到将“几百亿埋地下”了。

    从现实角度看,“几百亿埋地下百姓看不见”也未必不是实话。地下的事情,虽然老百姓能够感受,但却“看不到”,即便是钱花下去了,如果仍然存在污染,或是城市依然在暴雨之后“看海”,那老百姓恐怕是不太会认帐的,而“城市地下”的事由于欠帐太多,“几百亿”恐怕是解决不了实质性问题的,与其如此,还不如将“几百亿”放在能够很快绽放光采的“地上”。从自己的政绩角度考虑,这也没有什么错,对此,我们实在不必强求。

    其实,老百姓“看不见”,未必就是市长会考虑的。毕竟现在的老百姓还未能完全决定市长的乌纱帽,最主要的是上级领导“看不见”,“几百亿”花下去了,上级领导根本看不见什么东西,确切地说,看不到市长的政绩,会误认为市长是无能的,那升官就无望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市长不愿意“几百亿埋地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几百亿埋地下”真的“看不见”吗?这是未必的。关键是怎么去“”。其一,上级领导“”市长政绩,不能只顾“地上”不顾“地下”,只因为政绩考核存在缺陷,多注重“地上”,这使得市长不愿意将工作放在“地下”。因此,考核市长政绩,必须突出“地下”部分,这才使得市长有动力将眼睛转向“地下”;其二,市长的政绩考核不能离开民意,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应该让老百姓有话语权,如此,市长才会听从民意,不会绕过“地下”。

    据专家介绍,因为受困于目前的治污效果,第三方治理是大势所趋。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委托相关部门做第三方治理的具体实施方案。由第三方治理也是好现象,可以不必由市长决定,但显然第三方治理,也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为。毕竟引入第三方治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几百亿埋地下百姓看不见”估计会受到广泛的质疑,进而怀疑市长的“品质”,我觉得过多的质疑没有必要,市长也是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功利观”,如何调动市长的积极性,这不是靠质疑所能够达到的,靠的还是制度。

    “几百亿埋地下看不见”如果只是个别市长的“个人意见”,还可以接受,如果真的是市长的共同想法,那就是制度的问题了,“几百亿埋地下”应该让谁都“看得见”。这并不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