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取暖谨防低温烫伤

20.11.2014  13:39

本报讯 (记者 赵元君)在寒冷的冬季,不少市民都会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用品取暖,这些设备基础温度不高,很多人都会长时间使用,然而大家不知道的是,这些设备如果长时间与皮肤接触,却容易在不知不觉间造成皮肤“低温烫伤”。

大约一个月前,市民邢女士购买了一个热水袋,每天睡觉时,她都会将热水袋放入被窝内取暖。不久前,她在被窝里看书,不知不觉间睡着了,热水袋也忘了拿开,结果第二天醒来,邢女士感觉疼痛难忍,一看才发现,自己腿部竟然出现了几个水泡。到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她水泡是“低温烫伤”所致。“明明温度一点都不高,为什么会不知不觉被烫伤了呢?”邢女士很是诧异。

对此,河北省中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雷明君表示,热水袋、电热毯等取暖用品虽然基础温度不高,但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也会造成烫伤。尤其是人在熟睡中感觉不灵敏,极易在使用取暖用品时造成“低温烫伤”,如果处理不及时,还可能会发生溃烂,导致伤口长时间无法愈合。

雷明君表示,使用此类取暖用品时,首先应在皮肤和热源之间采取一定的隔离手段,比如使用厚一点的毛巾等物品,其次在睡觉时最好不要长时间使用。如果一旦发生“低温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创面或用包裹冰块的毛巾冷敷,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此外,糖尿病、血液循环障碍、烫烧伤后遗症患者和婴幼儿不宜使用此类取暖用品。因为此类人群神经末梢反应比较迟钝,一旦烫伤可能无法及时察觉。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