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农民“叫板”语文课本二十年 “明驼”去哪儿了

28.11.2014  11:34

刘林源执著研究,希望得到专家的回复。

    一首《木兰诗》,千古传诵,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河北元氏农民刘林源发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篇课文中用的是“愿驰明驼千里足”,而后则成了“愿驰千里足”,且课文解释避开骆驼之说,将“千里足”说成了千里马。“明驼”跑哪儿去了?二十年来,他查询资料,深入钻研,持续向有关部门反映此事,却很少引起关注。

    □文/本报记者 孟醒石 图/刘林源 提供

    讲述

    教女儿读课文时 发现“明驼”跑了

    刘林源,1956年生,河北省元氏县北褚乡西褚村农民。自幼喜欢读书,父母不识字,家里连一册连环画都没有,他经常逃学一整天,到供销社废品站守着,偷人家收上来的旧书。1956年人教版的几册初高中《文学》课本,就是他那时拥有的。刘林源小小年纪,从中感受到了《木兰诗》(亦名《木兰辞》)的魅力。

    刘林源一直读到1973年底高中毕业,那时课本上没有《木兰诗》。所幸高中历史老师古文基础深厚,经常在课堂上背诵一些古文。刘林源正是从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深切感受了“愿驰明驼千里足”的语言韵致,异族风情。

    迫于生活压力,刘林源有20年没怎么看书。1994年,上小学五六年级的女儿借阅别人的中学语文课本,刘林源在一旁指导教她朗诵,突然发现这一问题,课文中的“愿驰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成了“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明驼”怎么没有了?

    刘林源开始给教材出版社、媒体写信反映,希望有人关注此事。那时邮费便宜,挂号信才两毛钱,一年下来也不过十块八块。他连续不断地反映,可是没人回信,没人理他,令他渐渐陷入苦闷,一耗就是十年。邮费也越来越贵,妻子开始抱怨。“我作为一个农民,虽然研究诗词不耽误农活,总归是不务正业。我不敢与老婆生气,怕村里人笑话,更不敢拿小卖部公用电话去说这事。”昨日刘林源告诉记者,直到2000年后,家里装了座机,经过电话反映后,才引起电视台的关注,但没几天又陷入沉寂。他也陷入深深的苦闷。

    打工之余 查阅资料深入研究

    刘林源有四个孩子,为了养家糊口,农闲时他到各地建筑工地打工。有一段时间,只要没事了,他就逛报摊书店,买不起,就到处翻看,查找有关信息。经常整晚失眠,思索谁能给他解释,从哪儿找人家的邮编电话。“后来,我终于找到人教社语文编写室的电话,打通之后,对方对我的诸多提问,就一句话‘我们有古本依据’。”刘林源说,人教社《语文》新课本注明该文选自《乐府诗集》,1956年老课本注明的也是选自宋人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他们没提到明驼,就解释为千里马。而老课本解释“明驼”,就具体引证了《酉阳杂俎》之说。“我一个农民,上哪儿去考证啥古籍版本呢?我就一部七十年代购买的《辞海》。”刘林源说,“在我看来,明驼代表鲜卑的民族风情,地域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