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供销社、市农合联牵头组织对接高碑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初现成果

26.02.2016  18:53

  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提高全市农产品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自2014年10月开始,秦皇岛市供销社、市农合联先后牵头组织全市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90余家,在实地参观考察和充分协商的基础上,与北京新发地河北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区(批发市场)成功签订产销对接协议,市场开业后,部分签约户陆续进场交易并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牵线搭桥促成对接。河北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占地2081.3亩,总投资54亿元,是北京新发地外埠投资项目中规模最大、综合服务最为完善的农副产品物流园区,全部项目建成后预计农产品年交易量将达到1000万吨,年交易额300亿元。在实地参观并充分了解园区优惠合作项目内容后,市、县两级供销社、农合联因势利导,组织热情高涨的与会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与园区洽谈、签约。为发挥供销社引领带动作用,昌黎、卢龙两县还以县社名义集中与园区签订了整体对接协议,签约门市将作为当地农副土特产品集中展销窗口和平台,签约车位将满足于县域内其他未签约的农民合作社进场交易时灵活使用。据统计,经过合作双方的共同努力,整个活动,累计达成对接合作协议14套沿街门市约2300余平方米、35个大棚交易车位,受惠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0余家,当年可节省租金近70万元。
        二是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市场建设期间,市供销社、市农合联多次组织合作双方相互考察走访,协调解决了双方合作存在的一些困难和实际问题。2015年4月11日市供销社主任、市农合联会长何立新亲自带队到高碑店新发地市场考察调研,协商解决有关问题。2015年6月2日至5日又安排河北新发地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学义一行在全市开展调研,先后实地调研走访了市果品批发市场,卢龙、昌黎、抚宁、青龙四个县的签约农民合作社和十八里、利国、顶大食品,海勇水产养殖、宏都集团、燕山板栗、惠德农牧、百峰贸易、利强土特产等有关龙头企业,了解已签约的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产品生产、销售现状和对接协议签订后续情况,实地了解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需求,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尽量把市场对接落到实处,为下一步市场开业交易做好了准备。2015年10月下旬市场试营业前夕,市供销社、市农合联千方百计想办法,向高碑店市场争取到宝贵的交易车位,提供给秦皇岛金荣泽食用菌、山海关区忠伟蔬菜、抚宁区小江蔬菜等专业合作社,解决了农民合作社的急迫需求。
        三是推进实质性合作。市场试营业前夕,市供销社、市农合联集中组织签约农民和龙头企业到园区现场办公,最后确定真正能够进场交易的商户数、交易品种、数量和所需车位,确保市场开业井然有序和交易品种丰满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10月29日市场试营业到年底,先后有昌黎季青、三东、淑云,抚宁绿都、日昌升、山海关忠伟等合作社和青龙龙富、昌黎兴国粮油等企业共16家单位96次进入市场,累计交易西红柿、黄瓜、油麦菜、莴苣、白菜、甘蓝、胡萝卜、白萝卜、小芋头、食用菌等农产品950余吨320余万元。昌黎县供销社还在市场周边的一条街开设了驻市场办事处,集中展示该县主要农副产品及名优品牌,协助处理本地商户与市场之间的具体问题。
        此次成功组织全市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与河北高碑店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实现对接,是市供销社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创新服务方式的一次有益探索,为全市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搭建起了新的合作平台,为展示和促销全市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实现与京津快速对接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