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遵循“稳”的大逻辑 稳住农业“基本盘”

27.12.2016  12:35

随着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农业科技进步和机械化及多种形式规模经营的加速发展,目前我国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需关系呈现“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短缺、长期性偏紧”的新格局,对调结构转方式的要求十分迫切,需要从经济发展新常态出发,遵循大逻辑,正确认识和稳妥处理好现阶段农业发展中的几个重要关系。

处理好调结构与稳粮食的关系。

调结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总体看,我国粮食生产基础还不稳固,在粮食生产经历了十二连增、结构性过剩矛盾突出、库存高企的今天,容易产生忽视粮食生产的倾向,出现粮食生产下滑甚至逆转的可能性。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处在关键期,既是机遇期也是阵痛期,更加需要增强定力,把握好节奏、力度,把握好调结构与稳粮食的动态平衡,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空间布局,更好发挥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比较优势,切实提高粮食的品质和综合效益。调结构要与水土光热等农业自然基础、环境生态容量以及国内外市场供求关系、比较优势及消费结构变化相适应。同时,要做好规划布局并强化政策引导、科技支撑,加快形成种植结构、种养结构、一二三产结构等相互衔接、布局合理、协同发展的新型产业体系。

处理好稳产量与强产能的关系。

产能是产量的基础。“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将重点转移到了确保产能上,这是党中央应对农业发展新挑战做出的科学决策,对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意义重大。适应这一战略重点的调整,一方面,要更加注重提升产能,包括以农业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环境生态等为核心的“硬产能”建设和以科技创新与应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体制机制及政策创新等为支撑的“软产能”建设,更加有力地落实“藏粮于土”和“藏粮于技”战略。另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健全产量与产能转化机制,构建粮食及主要农产品供求及价格变化等信息的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和响应调控保障体系,确保在需要时产能能够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产量,掌握生产上的主动权和定价议价上的话语权,避免受制于人及国内生产的大起大落,防止农民收益受损。

处理好抓生产与保生态的关系。

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只有在干净安全的农业生态环境中才能生产出干净安全的农产品。然而,我国人多地少水缺,面对持续刚性增长的农产品需求,很难做到像欧美等国家那样实施长时间、大范围的休耕制度,而是要在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条件下谋划农业生产。在这种情势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新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更加突出、更加优先的位置显得尤为必要和紧迫。要充分考虑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寓环境保护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之中,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调”“三生共赢”。

 

转载:《人民日报》2016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