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三厅官贪腐轨迹:政商勾兑打造财富帝国

07.08.2014  13:47

    在疯狂的贪欲中沉沦

    最近,内蒙古自治区纪委通报了3名厅局级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3名落马官员分别是原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薄连根,原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法制办主任武志忠,原呼伦贝尔市副市长金昭。他们都曾是努力上进、春风得意的“好干部”,但随着权势的增大,在利益诱惑下渐渐迷失信仰,走向贪腐深渊不能自拔。最终,他们滥用权力疯狂建立的“财富帝国”在党纪国法前轰然倒塌。

    靠山吃山,“经营”权力

    半月谈记者梳理盘点3位官员的案卷发现,他们都是“靠山吃山”,政商“亲密”勾兑,企图通过商业化的洗钱方式打造个人的“财富帝国”。

    长期主管城建工作的薄连根看好房地产,便处心积虑地做起了自己的房产生意,对请托人送予的房屋来者不拒。他一方面向求他办事的老板们收受索取房产,另一方面用受贿所得的赃款分别在北京、天津、珠海购买了房产。除了善于以房谋取私利外,他还热衷于投资项目、收藏珍品、放贷获利。

    武志忠则是明目张胆地利用职权为家人经商办企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武志忠的家庭结构中,他是官,妻儿是商,官商结合画下一幅武家的财富地图。这些年,他的家人开办经营了房地产开发、煤炭运销等多家公司,获利颇丰。尤其是在他任职自治区法制办主任期间,其儿媳迅速成立了家族共同敛财洗钱的机构——内蒙古典章法学和社会学研究院,多次把公款洗进了私人腰包。

    和薄连根、武志忠一样,金昭也深谙经营之道。呼伦贝尔市近年来发展较快,金昭把地区的发展机遇和组织赋予他的权力当作敛财的条件和工具,指令其妻子投资合伙经营木材生意,然后通过手中的权力把“看好的”生意合伙人扶植成大老板。

    房门钥匙装满一提包,家产折算工薪达300多年

    贪婪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如洪水泛滥,随着职位的升迁,3人变本加厉、愈加疯狂。薄连根从刚开始只敢收三五万元到后来的上百万元,甚至一次收受880万元,到最后,不论行贿人身份如何,均“来者不拒、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