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冀签署技工教育合作协议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15.04.2016  15:38

   导语:近日,津冀签署技工教育合作协议,“十三五”期间,两地将加强技工教育合作,技工院校教育教学资源将实现共享。

资料图。图片来自网络

   双方将在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12日,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6年4月12日签署了《津冀技工教育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十三五”期间,双方将在五个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一是师资共育。 双方互派师资交流任课,互派干部交叉挂职,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二是资源共享。 双方在学生实习实训、世赛基地使用方面相互开放,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使用效率。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在现代物流、数字制造、精密检测等43个专项能力方面,每年为河北免费培训100名技工院校教师;

   三是专业共建。 鼓励两地技工院校在课程开发、专业设置、教学管理方面互相借鉴,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专业;

   四是平台共筑。 鼓励两地技工院校联合办学,搭建招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推动招生就业网络化、信息化。河北技工院校成建制向天津市缺工企业一次性输入50人以上的,享受天津市技工院校同等补贴标准;

   五是项目共创。 鼓励两地技工院校发挥各自研发优势,联合申报课题,联手承办项目,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为保障协议有效落实,双方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商讨合作中遇到的问题。

   天津与河北教育领域合作在多个方面取得突破

  津冀教育合作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其中包括:

  河北省政府与天津市政府、教育部签约共建河北工业大学;石家庄市教育局与天津市教委签订职业教育合作框架协议,在职业教育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带动石家庄市现代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天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3所高校签约成立协同创新联盟,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大需求,在交通、环境污染控制、智能装备技术与系统等方面开展协同创新。

   未来5年京津冀将合作培养百名教育领军人才

  “十三五”期间,三区市教育联盟将合作培养百名教育领军人才,包括100名左右的骨干校长和100位左右的名师。

  除干部教师培训外,三区市教育联盟还将组建学校均衡发展协作组织,推动不同学段间跨区域的学校协同发展、均衡发展。同时,三方各选出10所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职业学校,组建优质学校协同发展组,合力推出三地优质教育品牌。

   专家声音:打破思维定势,形成教育发展共同体

  “京津冀三地的职业教育合作同样必须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形成目标同向,协同创新的职业教育发展共同体。”天津中德职业教育学院院长张兴会说,“目前京津冀之间的职业教育合作问题主要在于缺乏统筹管理的合作机制,特别是协调与激励机制。

  张兴会建议力推职业教育招生和就业一体化。招生要三地联动,逐步消除政策“门槛”,打破区域限制,并制订有利于招生联动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实现职业教育教材统一,并共享实训基地。建立区域内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做到三方就业市场联动。整合高校毕业生的资源和信息,通过无障碍流动机制,打破就业的地域限制。

  (据河北日报、人民网、新华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