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京津冀 协同写精彩】港城一家人北京文艺游

07.10.2015  22:04

10月3日晚,来自秦皇岛的董文潇一家走进国家大剧院,在音乐厅正式演出开始前,先在公共区欣赏了民乐公益演出。 北京日报记者 孙戉摄

□北京日报实习记者 韩 轩

爸爸您看,这个音乐厅舞台后面也有座位。”10月3日晚,来自河北秦皇岛的12岁小朋友董文潇第一次走进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看到环绕在舞台四周的观众席,他满脸都是惊奇的表情,三步并两步地跑到栏杆前,把着栏杆四处瞧着。趁演出还没开始,文潇向妈妈招了招手:“妈妈,快来给我和音乐厅合一张影。

此次来大剧院听音乐会,可以说是文潇一家“十一”长假北京之行的主要目的之一。“十一”前,董爸爸在票务网上看到了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要来京举办音乐会的消息,节目单上的一首《拉德茨基进行曲》吸引了父子俩的注意。“这首曲子我特别喜欢,在家的时候经常用电子琴弹,可是从来没听过合唱团把它唱出来,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听儿子这么说,董爸爸立刻下单,买了三张音乐会的票,决定趁着“十一”长假去北京转转,带他去听听这场音乐会。

9月30日下午,一家三口坐上了开往北京的动车。经过两个半小时的车程,他们就到了北京,住在事先订好的西直门附近的一家旅馆。

虽然这已是文潇和爸爸妈妈第五次来北京,但这一次又与往常都不同:常规的景点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地,而是找了不少文艺的、甚至还有点小众的地方,准备玩几天。

10月1日,一家三口在琉璃厂溜溜儿逛了一天,买了毛笔、宣纸等文房四宝,爱好书法的文潇还专门给自己刻了一枚印章。天安门近在咫尺,他们没有去凑热闹,晚上却赶到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听了中国广播说唱团的相声专场。10月2日,他们又大老远地跑到东四环外朝阳大悦城的蓝天城儿童职业体验乐园去玩了“角色扮演”……

10月3日上午,他们去了长城。“我们特地坐了从北京北站到延庆站的S2线去的,就是为了看詹天佑的人字形铁路。”文潇说,自从他在课本上学过《詹天佑》那篇文章后,就一直想来体验一下大名鼎鼎的京张铁路。

从长城回来,在去大剧院看演出之前,文潇和爸爸妈妈还去了一趟五道口的三联书店,在那儿看了一下午的书。对火车充满兴趣的他,让爸爸给买了一本介绍铁路的书《绿皮车站》。“那里特别安静,所有人都在看书,我连使劲儿推购物车都不敢,怕声音影响到别人。”走出了三联书店,文潇才细声细气地跟爸爸说道。看到儿子这么认真,董爸爸哈哈一笑:“这就是北京的文化气氛。

正是北京的文艺氛围一次次吸引了文潇一家。“这要是在过去,到北京一趟,光路上单程就要花四五个小时,想经常看个演出根本不现实,只能到那些著名的景点玩玩。”爱好文艺的董爸爸说,“现在就不一样了,京津冀一体化,坐高铁和动车最快只要两个小时就能到,节假日来北京看演出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