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艺冀军】郑一民:行走田间地头挖掘艺术瑰宝

21.12.2014  12:15

民间文化散落在田间地头,散落在燕赵大地的各个角落,民间文化工作者需要把这些碎片串起来,呈现给大家。这些故事坐在办公室是挖掘不到的,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寻找到民间艺术瑰宝。年近70岁的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郑一民,为了民间艺术在忙碌着。

给郑一民打了多次电话,他不是说,“在乡下”就是“在下乡路上”。这次能采访到他,是抓住了他刚从村里回来的空档,“怎么样你们作品征集到什么程度了?现在能够把数字定下来吗?

他一到办公室就开始询问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暨“剪彩冰雪、热盼冬奥”王老赏剪纸艺术金奖全国作品征集情况。马上就要举行第五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了,作为组委会副主任,郑一民就更忙了,“过去老百姓拿这些东西就是换个针头线脑哩,我去蔚县的时候,蔚县剪纸发展的还算可以,每年的产值有300万,我们就给他出主意创办中国剪纸艺术节,那么当年的剪纸艺术节举办以后,当年剪纸艺术产业达到了3000万,那么我们连举行四届了,四届下来蔚县的剪纸艺术产值达到5.2亿元。它不仅把剪纸艺术保护住了,而且发展壮大了。

从民间来,还要回到民间去”。这才是民间文艺活下去的最好方法。这是郑一民从抢救保护民间文艺几十年的工作中悟出的秘诀。在创办中国蔚县剪纸艺术节之后,他又参与创办了柏乡中国汉牡丹文化节、滦县中国滦河文化节、涉县中国女娲文化节、抚宁中国吹歌艺术节等,依托民间文化资源打造的具有燕赵文化特色和风骨的文化品牌相继涌现。

踏踏实实地扎根到人民群众中,从土地上获得最大的力量。发现耿村故事村就是最好的例证。郑一民说,当时他们在做中国民间文学的三套集成工程,“最快的时候,一星期跑五个县,那时候没有汽车,就是火车下了公共汽车,公共汽车然后自行车,然后到村里。

在普查到石家庄藁城一个普通的村庄时,他们发现了富矿,“大家没命舍业的跟群众同吃同住,我们一进去就是半年,就在这个村一直普查了八年,那就是一开始就是大勺子捞了一勺子,捞了一勺子一看越发展越多,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所以就在这个村出来的书文字就是1000多万字,故事、歌谣、谚语、哩语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都出来了,使这个村成为名扬海内外的文化典型,一直到现在。

根得扎在民间,日子得移到田间地头。在“留住乡愁——传统村落立档调查”中,郑一民带着两个助手每天跑6个传统村落,“我是住在这个村里面,有很多村里的石雕或者是门上的一个绘画,庙里面的一个雕刻,一个建筑形式,他为什么这么建,连本村的老百姓都不知道了,那么作为当代学者,你去了你就得把这个解开。

郑一民说,民间有伏羲女娲推磨为婚的传说,一直没有依据,而在这次普查中在邯郸涉县磨池村找到了依据,“磨池村有两块大石头,两块大石头砸了一个大山洞,山洞下面有个大水池子,这两块大石头在里面合着里。这个就是实物,后来我把北京的专家请过来大家兴奋极了,说多少年来都找这个东西找不着,这就是田野作业的作用。

郑一民说,这么多年来,辛苦但也有很多收获,作为民间艺术工作者,先后发表小说、散文、传记、报告文学、理论研究等各类文章690多万字,出版专著、编著33部。新近出版的长篇历史小说《神医扁鹊》已经改编为剧本,到了筹拍阶段,“不会深入生活的艺术家,他绝对生产出在社会上有影响的文化产品。所以说,你要真正体会到深入生活的滋味,你必须在生活中打几个滚儿,你不能怕吃苦,老百姓才能告诉你。”(河北电台记者霍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