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文艺冀军】生活给了我创作的源头活水

14.12.2014  00:04

我的创作素材永远用不完,因为生活给了我创作的源头活水。” 这是河北省文联副主席,石家庄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周喜俊30多年来的创作经验。她深入生活创作的电视剧《当家的女人》、大型现代评剧《七品村官》深受观众喜爱。《走进文艺冀军》今天请听《生活给了我创作的源头活水》。

这两天周喜俊正忙着收集有关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写作素材,她把石家庄市鹿泉区李村镇的张堡村作为自己的创作基地,这里曾发生过6·18惨案和9·5自卫战。

12月9号,天有点阴,十分寒冷。记者跟着周喜俊来到张堡村,在村委会,参加过9·5自卫战杜济民烈士的儿子杜银海已经在哪等着了。

周喜俊:我正说去你家呢,你过来了。
    杜银海:我说在家等着呢,省了去家里了。
    周喜俊:你这精神状态真好。

周喜俊顾不上暖和一下,拿出笔记本就开始了采访。

杜银海:现在家里很好,四世同堂。
    周喜俊:非常幸福,(周)你一直在村里吗?孩子们都在哪……

一上午,周喜俊和杜银海聊得非常热闹。

周喜俊:我能做多少,取决于你们给我多少素材,你提供的素材越多。
      杜银海:我代表我们全家欢迎你们来采访。
      周喜俊:我常来常往,想起什么来你就给我说,咱就聊家常,想到孩子们的事你就说说孩子们的事,想到你的事说说你的事,咱这没有题目,行吧。我朝这记个电话,你知道我是谁。
      杜银海:我也给你个电话吧。

告别杜银海已是中午12点半,简单的午餐后,直奔另一个采访点采访另一位烈士的儿子杜风岐。

周喜俊和老人聊完已是夜色沉沉,笔记本已经记下了厚厚的一沓。

在回市区的路上,周喜俊告诉记者,她是农民的女儿,初中毕业后在农村劳动过10年。在石家庄艺术研究所当所长的时候,为了创作观众喜爱的剧本,数次跟随剧团到农村体验生活,一走就是十天半月,冬天穿着棉大衣坐着小马扎在露天剧场和观众一起看戏。

周喜俊:你中有到生活当中,你中有知道观众的需求,你才能跟老百姓建立起一种感情,这样你写出的剧本才是接地气的。

周喜俊深知创作离不开人民,离不开生活。她的作品《七品村官》,是根据赞皇县行乐村党支部书记时占经真人真事创作的现代舞台剧。为了写好时占经的故事,周喜俊吃住在行乐村,这一住就是半个月。

周喜俊:你不深入生活,你根本想不出这样的人物形象,他可能刚从地里到了县里,满头还带着草儿,身上也土,我一下就感觉到我要深入挖掘这个人。

从一开始到村,村里没有人搭理她,到最后争着给她提供素材,周喜俊喜欢上了这里。

周喜俊:当时来了七八个老百姓,就在门两边站着,俺不找他,俺找你哩,想给你耍会儿,我以为他们说打麻将或者打扑克呢,我说,我什么都不会,时占经当翻译说,想和你聊会天。我说行,咱赶紧去会议室去吧,到了那之后,那几个群众抢着说话。

有了丰富的素材,周喜俊说,不到一个月大型现代评剧《七品村官》剧本就创作完成。《七品村官》一亮相,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如今,由此改编的30集电视剧《当家的男人》已经制作完成,而第三部作品《我的幸福谁当家》也即将与读者见面。周喜俊说,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精品。

周喜俊:我拥有一吨的粮食,我从里面捡出3、4粒来,那可定时最优质的,那么我只有5粒粮食,我要捡出4粒来,我就很困难,我捡出6粒来是不可能的。这就说,我拥有大量的生活,我才会拥有丰富的创作源泉。(河北电台记者霍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