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三所小学同讲“文化遗产课”

17.06.2016  11:34

  日前,在全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当天,京津冀三地的三所小学在“文化遗产课堂”专家组的指导下,共同开展了“文化遗产日”京津冀三地同讲“文化遗产课”活动,三地小学生通过视频互动,度过了一个难忘的“文化遗产日”。

  据了解,自2012年京剧进校园以来,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在四年时间累计进校园四十余所,数万中小学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浩瀚和伟大。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回归,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作为河北省的优秀文化活动代表,携手京津联合打造了“文化遗产课堂”项目,该项目专门成立专家组,结合美育与德育,利用文物、非遗、城市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编制文化遗产系列教材,在三至五年级开设固定“文化遗产课”,同时在体育、音乐、美术课程中增加武术、戏剧、摄影等内容。“文化遗产课堂”自2015年11月5日在天津正式开课以来,京津冀三地便开始携手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基础教育的结合之路。三地学校结合自身特点,提炼文化遗产教育的共性,发挥自身的个性,让孩子们通过体验感受文化遗产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