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市民关心自己涨多少 专家称落实尚有难题待解

25.12.2014  00:36

    河北新闻网12月24日讯(记者常方圆、孔思远)“养老金并轨”新闻一经发布,立即引发广泛关注。今天,记者在石家庄街头对市民进行随机采访,受访者普遍叫好养老金并轨,企业职工纷纷期待养老金上涨。专家分析,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将促进社会公平,但具体落实尚面临资金来源、标准确定等难题。

    市民普遍叫好养老金并轨,关心自己养老金能涨多少

    “养老保险制度早该改了。”已经退休10多年的张师傅原来在河北某事业单位工作,工龄41年,在他看来,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有很多不合理之处。“上世纪90年代单位改革,我们一部分员工转入企业,现在每个月养老金2000多,而当初没来企业的同事,每个月拿4000多。当年干的工作不比别人轻松,甚至更累,退休后养老金反比别人少,怎么想都不公平。

    张师傅的情况并非个例,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退休金普遍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的现象,是社会呼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河北省统计局2014年6月发布的《2013年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3年末,河北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离退休人员共45.75万人,全年发放养老金161.56亿元,企业离退休人员289.36万人,全年发放养老金671.54亿元。

    “养老金并轨当然是好事,但像我这样在企业工作的,以后养老金到底能涨多少呢?”石家庄市民王女士在北国超市工作了3年多,她的一句话,代表了大部分受访市民的态度:在为养老金并轨叫好的同时,更关注这项政策会给自己带来何种切实影响。

    河北某省直机关一位具有20多年工龄的公务员表示:“从长远看,养老金并轨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但从眼前看,公务员养老金由财政负担是吸引社会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重要原因。如果这方面缺少吸引力,可能就会有公务员选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