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狗,请牵紧“文明绳”

26.03.2016  19:57

  小“窗口”探文明④

  遛狗不拴绳,狗便不管清

  3月22日傍晚,石家庄市长安区嘉和城小区。

  居民王新雅吃过晚饭,就领着自己的泰迪犬出门。虽然工作一天很疲惫,但为了不让心爱的狗狗闷在家,她还是坚持每天晚饭后遛狗。看着爱犬欢快地来回奔跑,王新雅的眼里充满笑意。

  不过,这幅人与狗其乐融融的画面,在小区另一位居民葛欢欢看来,却不那么和谐——遛狗为什么不拴绳?葛欢欢愤怒地看了王新雅两眼,赶紧把孩子的手抓得更紧了。

  “在小区住了三年,我晚上被狗扑过,白天被狗追过,还踩过没有人收拾的狗粪,现在看见狗,我都‘敬而远之’。”葛欢欢说。

  记者在小区溜达了约半小时,发现在此期间出来遛狗的有30多人,没有拴狗绳的占到一半多。另外,其中10多只狗刚出小区门便开始在花丛里“方便”,只有两位主人拿卫生纸进行了初步清理。

  “狗狗憋得紧了,下回我一定记得带袋子,等下我拿土埋一下。”面对记者的询问,一位头发花白的遛狗老太露出羞色,赶快用土将石子路旁的狗便盖住。

  记者随后走访了瑞城小区、建明小区等,发现不论是新建小区,还是老旧小区,狗便成灾几乎是通病。草地里,花丛间、小路旁,甚至小区里的汽车轮胎上,都俨然成了狗的“公厕”。

  “小区草地、树丛间,都是小孩子们常常玩耍的地方。狗便中含有大量细菌,如果不及时清理,很容易成为致病源。希望这些养狗的人能多点公德心。”葛欢欢说。

  狗便带来的卫生问题令人烦恼,而频频发生的狗伤人事件更令人担忧。

  “现在想起来还很害怕,拴个狗链子有那么难吗?”家住固安县郦湖小区的刘启英告诉记者,前几天家里80多岁的老人在小区遛弯,被一只没有拴狗绳的大狗扑倒,虽然没有被咬伤,但老人跌倒在地,当场摔成骨折。刘女士气愤地说:“养狗养猫,我不反对,可别影响他人人身安全啊?我还常碰到有人牵着狗进电梯,吓得小孩子直哭闹,真希望这些人能设身处地为别人想想。

  叫声很扰民,溺爱没“分寸

  网上一项调查显示,社区养狗最惹人反感的三种现象就是任由狗随地便溺、遛狗不拴狗绳和狗叫声扰民。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于狗叫声的噪音污染越发引人关注。

  “我家隔壁养着一只小狗,平时看着挺乖的,可就是有一个毛病,特别爱叫。尤其一到晚上,只要楼道里有点儿动静狗就叫个不停。”瑞城小区B区居民任娜在小区附近开了一家咖啡馆,每天打烊回家很晚,隔壁邻居的狗叫声,总吵得她难以入眠。“我和邻居说了好几次,可人家说狗的嘴,人咋管?气得我够呛。为此,我没少去物业投诉。”任娜说。

  记者随后采访了该小区一位物业人员。“这方面投诉确实不少,我们也没好办法,只能上门做养狗人的工作,但收效甚微。”这名工作人员说。

  采访中,很多居民还提到对一类养狗人的行为很是反感,那就是养狗人不顾别人的感受,对宠物过度“溺爱”。

  “有一次坐电梯,里面的小狗见我上来就汪汪叫,狗主人见状立刻安抚小狗,并‘教育’它说:快给叔叔道歉。听到这话,我顿时无语了。”省会剑桥春雨小区一位居民认为,养狗者与宠物之间感情好可以理解,但是也该把握分寸,尊重他人的感受。

  这一观点,得到省会荣景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常海江的认可。他说,常有居民到居委会反映养狗带来的伤民、惊民、扰民问题,尽管社区工作人员也常耐心劝说,但有些养狗人依旧我行我素。虽然养狗人有养狗的自由,但其他人也有要求养狗行为不影响和伤害到自己的权利。和谐共处的关键,就是养狗人要增强文明养狗意识。

  宠物“”文明,关键还在“

  身为一名长期与犬类管理打交道的民警,石家庄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副大队长苏建忠对于如何文明养犬感触很深。他认为,狗讲不讲文明,关键就在人。

  苏建忠说,首先,养狗要遵守法律规定,办理好养狗证,要在规定的时间出门遛狗,遛狗时要拴好狗绳,带上卫生纸、垃圾袋以便及时清理狗便,并且尽量不要让自家的狗吠声扰民。

  如何保证这些文明行为得到落实?苏建忠表示,一方面,社区和物业要积极作为,加强宣传引导和监督;另一方面,提升市民素质,增强公德意识和自律意识十分重要。

  常海江介绍说,近年来为了倡导文明养狗,荣景园社区通过悬挂条幅、标语等形式进行宣传,社区巡逻队也加强了劝说和引导,取得了一定成效。

  此外,记者了解到,一些城市的社区尝试在小区主要出入口和活动场地设立狗便箱,箱里有狗屎夹、铲子、垃圾袋等,向养宠物狗的居民免费提供,方便在狗排泄后第一时间处理。

  “狗便箱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另外,省会一些社区还划定了专门的遛狗区,以便养狗人遛狗时不会干扰和妨害他人。”苏建忠说。

  采访中,苏建忠格外强调养狗人自身在推动文明养狗、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他指出,从实践来看,通过反复训练,狗就能养成面对生人不狂躁、定时定点大小便的好习惯,养狗人应该切实加强对宠物的基本训练,让宠物懂“规矩”、守“规矩”。他还建议,在社区可以成立自律团体,签订文明公约,约束居民的养狗行为。这种方法既直接,又有效,容易在相互监督中逐步形成文明养犬的习惯。

  在这方面,邯郸市丛台区苏曹乡广乐社区馨泽苑小区已经进行了尝试。过去,该小区养狗人多,狗粪到处可见,还发生过狗咬人事件。2015年5月,该小区居民“自治家园”成立后开始琢磨解决办法。他们对小区20多户养狗家庭一一上门进行核实登记,把大家召集到一块儿讨论如何文明养狗,并让小区养狗户与小区签订《文明养狗公约》。现在,小区大部分养狗居民做到了文明养狗,遛狗时都会主动给狗拴上链子,并主动避开老人和小孩,而且大家都会自发地清除狗粪,保持社区环境卫生。

  “今年我们准备在石家庄一些社区开展这方面的尝试,倡导居民按公约文明养狗。”苏建忠说,社区环境是否洁净舒适关乎每一个居民的切身利益,希望养狗人能从一个个细节着手,在享受养狗乐趣的同时,尊重、照顾别人的感受和利益,共同维护良好的邻里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