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江:公车改革如何避免陷入“下有对策”困局?
随着中办、国办两份文件的下发,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将全面启动。明确要求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提出非常清晰的补贴标准:司局级每人每 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同时还给定了改革时间表:中央和国家机关力争2014年底前完成,地方党政机关在 2015年底前完成。始于1994年的公车改革,在第20个年头终于破冰。专家认为,公车改革进展缓慢,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来自利益阶层的阻力。享受配车待 遇的多是厅局级以上官员,车改触及的是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暗箱抵制,公车改革自然不会有突破。(《新京报》7月17日)
一直以来“徐步缓行”、“刑难上大夫”的公车改革,如今终于有了加速的迹象。中央发文明确要求取消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并以货币化补贴的方式取而代之,且明确给定了时间表。“公车改革”的破局与加速,看来值得期待。
事实上,尽管对于此次改革为何未涉及更高级别的领导官员以及退休干部用车,以及公车货币化改革补偿额度的合理性,甚至公车拍卖过程的公平公正性,仍然引发 了媒体的质疑与担忧。不过,作为耗时20年,长期遭遇重重阻力的公车改革而言,此番在高层推动下的改革,仍然来之不易。对此,“公车改革第一人”打出的 90分,也当属公允。
应当承认,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也被列入改革对象,的确是极大了扩展了公车改革的范畴,并增大了力度。而按照测算,此次车改到位之后,每年高达3000亿的公车费用,将减少支出超过1500亿,作为占三公经费6成以上的公车消费,其削减力度与效果更将有目共睹。
不过,假如认为有了高层的推动,公车改革破局这根“硬骨头”便有望被轻松啃下,恐怕仍然是乐观了。事实上,公车改革之所以耗时20年才渐进深水区,其实已 充分说明其难度,既然导致改革进程迟滞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来自利益阶层的阻力,享受配车待遇的多是领导干部,车改将触及的这一群体的切身利益,遭遇各种暗 箱抵制,也就并不意外。尽管此次高层明确提出了改革范畴以及时间表,但既然是“啃硬骨头”,显然也难言轻松,各种阻力与反弹也注定在所难免。
可以设想,长期以来习惯了公车代步,忽然之间不仅没了座驾,没准还要挤公车,的确难以适应。当“奶酪”被触动,竭尽全力、想方设法的维系,也的确是出于本 能。于是,破局式的公车改革,所面临的执行阻力,其实不言而喻。而对于政令执行中的“上有政策,下游对策”,公众也早已并不陌生。既然公款吃喝禁令都可以 通过多开发票的方式绕过,领导干部的公车取消之后,会否以其他改头换面的方式暗中延续。例如,虽然表面上取消了名下的专车,但实际却仍然有专门为其服务的 公务车;又抑或通过其他财务手段将领导的专车外包。各种为了延续“公车奶酪”而使出的伎俩,显然不能低估了领导干部们的智商与创新。而从一些地方的改革试 点来看,甚至出现过一边领到了货币化补贴,一边却仍继续享受公车待遇的奇景。
可见,取消副部级一下干部的公车,固然是空前力度的公车改革,但如何确保改革落地,却仍然需要有严格细化的制度及执行力。至于公车改革的真正“七寸”,其 实还不是对于超标公车个案的查处,而仍然在于对三公开支的收紧与严控,唯有真正管住了公车消费的经费源头,公车改革才不至于陷入“下有对策”的困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