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好人365]郑媛:爱心奉献 公益人生

15.12.2016  13:33

  【第144期】郑媛:爱心奉献公益人生

  郑媛,深州市供电公司一名普通的员工。多年以来,她都是家人和同事眼中的“公益狂人”,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再文明一点,我们的城市和国家就会再美上几千倍、几万倍。”她生活中的每一举、每一动都十分注意,文明言行,低碳环保。很多人不理解她,觉得她很傻,为家人付出的少,为工作和公益付出的多。面对这些不解,她总是笑着说:“这个社会上,需要我们关注的人还有很多,在我们有能力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多帮帮他们。

  郑媛,深州市供电公司一名普通的员工,今年31岁。多年以来,她都是家人和同事眼中的“公益狂人”,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再文明一点,我们的城市和国家就会再美上几千倍、几万倍。

  她生活中的每一举、每一动都十分注意,文明言行,低碳环保。家里的水、电她节约得有些“抠门”,夏天的时候每每为空调的温度和老公争执不下;因为深州市还没有实现垃圾分类、有毒物质没有专门的处理地点,所以她用完的电池绝不乱扔,全部攒起来,等到保定、石家庄、北京去时,将这些垃圾带到那里找到有毒垃圾扔掷点再扔掉;有社会慈善捐款,她一向积极响应;有义务劳动,她热情参加……一切与社会公益相关的事情,她都愿意去做。因为她相信,只要她坚持做下去,就可以影响到周围的人,大家都坚持文明的生活方式,生活就会越来越清洁、低碳、和谐、幸福。

  除了关爱环境之外,郑媛还积极热心地策划和组织各种助人为乐的公益活动,将温暖和关爱送到许多弱势群体当中。“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是她一直以来笃信的座右铭,这句话一直伴随着她从学生时代直到如今。

  2012年,深州市供电公司成立了公益组织“电力光明基金会”,郑媛作为骨干力量,参与了策划和基金会成立、组织及运转的各项主要工作。电力光明基金会由深州市供电公司全体员工捐助善款、用于帮助深州市辖区内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从基金会成立至今,一直积极地开展帮扶弱势群体“三定”活动,定时、定点、定人地长期帮助深州市境内的孤寡老人、失学儿童、困难家庭等需要帮助的人群。为切实使帮扶工作开展好,郑媛组织公司团青员工当中的骨干成立了基金会办公室,设立常驻工作人员,并划分辖区、确立责任人、制定时间节点,定期看望深州市境内各乡镇的孤寡老人、失学儿童等帮扶对象,将温暖送到了深州市的每一个角落。截止到目前为止,基金会已确立了58个帮扶对象,与4个困难家庭结成爱心助学帮扶对子,定期上门走访慰问,为孤寡老人缴纳电费2304.7元,购置生活必备品1520.8元。

  一颗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心促使着郑媛不断前行,将助人为乐的种子播洒在深州大地,开出一朵又一朵美丽的花朵:

  她组织带领深州市供电公司的青年志愿者,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光荣院,进行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她带领志愿者们来到长城小学,向102名农民工子女捐赠学习用品,与孩子们亲切谈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并激励他们好好学习、回报在外务工的家人和关爱、关注他们的社会各界。

  她带领志愿者们来到市光荣院,慰问那里的老军人们,与老人们聊天、为老人们理发,春节前带着面粉和肉馅为老人们包饺子、带着笔记本电脑放抗战题材电影与老人们一起看,为这些老军人们的夕阳生活送上浓浓的温情。

  她带领青年志愿者,深入到桃园景区,向果农和游客们发放《低碳生活建议》、《国家电网公司环境管理行动方针》等宣传资料10000余份,广泛宣传低碳经济、清洁能源理念,普及安全用电、依法用电等方面政策知识,塑造了“桃林美景,低碳深州”的良好形象。

  她带领志愿者们在农忙季节深入到田间地头,现场咨询,积极主动地帮助农民解决用电方面的难题,并帮助农民抢收蜜桃、抢灌麦田,赢得了农民们的阵阵赞誉。

  她带领志愿者们走上街头广场,义务捡拾垃圾及废弃物,为助力园林城市的创建贡献力量,用自己的行动呼吁市民们爱护身边的环境,感染了周围的群众。

  很多人不理解她,觉得她很傻,为家人付出的少,为工作和公益付出的多。面对这些不解,她总是笑着说:“这个社会上,需要我们关注的人还有很多,在我们有能力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地多帮帮他们。”在她的心中,始终笃信着那句话:只要每个人都勤奋工作、热心公益,让自己的生活方式再文明一点,我们的城市和国家就会再美上几千倍、几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