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尚有512万贫困人口 举行“扶贫日”公募活动

19.10.2014  17:31

河北省贫困县“摘帽”时间

燕赵都市报记者王丽

  从2014年开始,国家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今日,河北省迎来首个“扶贫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布倡议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扶贫攻坚,发布公募活动统一账号和监督举报电话。

全省还有512万人等待“扶贫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扶贫日”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全省还有62个重点县、7366个贫困村、512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占到全省乡村人口总数的9%。

据介绍,近三年来,每年全省扶贫对象减少人数在100万以上,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贫困人口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难度大。燕山—太行山地区、黑龙港流域和环首都地区,不仅贫困人口多,整体收入水平低,而且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因灾、因病返贫问题突出。

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落后的特困地区,这些地方是扶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打一场扶贫开发攻坚战。

设立“扶贫日”是为了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为有能力、有意愿参与扶贫济困的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搭建一个平台,释放社会扶贫的巨大潜力。

扶贫日”公募活动将陆续展开

河北省将陆续开展公募活动,动员省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为主体,开展爱心扶贫自愿捐赠活动;动员省属企业、民营企业、社会组织、河北籍在外地企业家为主体,开展爱心扶贫捐赠和项目援建活动;动员书画文艺等各界著名爱心人士为主体,开展义卖义演等多形式的义捐活动。

河北省将制定关于公募资金和物资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对资金的募集、管理使用、监督评估等作出制度性的安排,真正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按照要求,所有的捐赠资金都要打入省公开发布的公募账号,实行统一管理,各地的公募资金原则上用于当地的扶贫项目,各单位的公募资金原则上用于各单位对口帮扶贫困村的项目。各地定向捐赠的资金,尊重捐赠者的意愿,用到捐赠者指定的地区和项目。

河北省还将设立开通爱心扶贫微信公共平台,面向全省手机微信用户制发扶贫公益信息,通报“扶贫日”活动进展情况,搭建捐赠者与受赠者的互助交流平台,宣传贫困地区致富经验和农业实用新技术,接受各界对全省扶贫攻坚的建言献策和监督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