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小麦大面积收割

10.06.2014  09:01
(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农民们望着丰收的小麦,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我市党员志愿者麦收服务队为辖区空巢老人、残疾家庭、外出务工家庭等抢收小麦,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502.2万亩,比去年增2.8万亩,小麦长势为历年最好的一年。单产有望超历史

截至昨日,全市投入三夏作业的小麦联合收达到2万台,全市已经收获小麦76万亩,完成种植面积的15%

昨日,随着高邑、赵县、元氏等地的小麦陆续收割,我市开始小麦大面积机械收获。丰收的喜悦以及颗粒归仓的成就,让农民们的喜悦笑脸与炎炎烈日交相辉映。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景的到来。据了解,今年农机合作社成为麦收主力军,确保全市抢收抢种,小麦丰产丰收。

农民们忙活了大半年,就盼着小麦有个好收成。昨日,在高邑县大营镇前坊册村的万亩示范方,赵秀菊目送着联合收割机渐渐远去,身旁已堆满了一袋袋丰收的粮食。“今年一亩能达到1400斤(含湿),比去年多出了200斤左右,是近年来最多的一年。俺家小麦长势一直挺好,没虫害没杂草,这真是多亏了县里补贴的化肥、农药质量过关,县里农技人员的及时指导。”赵秀菊开心地说。

“小麦返青期间,我市温度较去年同期平均高出1.7摄氏度,促使小麦起身期比往年提前9天,抽穗较往年提前10天,灌浆期时间长,千粒重也提高了。”连日来,高邑县农业局生产科科长周永立一直在奔走察看小麦长势,她给记者分析了今年小麦丰收的“天时之利”。

除气候条件外,机收调度工作科学有序,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周永立表示,开镰前,高邑县农业部门制定了针对性培训,加强机手技术指导,在“三夏”期间组织500台收割机投入抢收,确保农机具村村有,成熟一块、收割一块,小麦丰产丰收。

今年,农机合作社成为我市“三夏”麦收的一支主力军。赵县中田农机服务合作社的机手李书军按照订单合同,早上八点不到就赶到赵县许家寨村开始收割。“以前都是俺们到地头拦收割机,有时候一两天也不见得能等着,越等越心慌,生怕误了农时。现在一个电话打过来,麦子就能收了。”村民李银聚高兴地表示。

记者看到,李书军刚到田边卸仓,立刻有机手驾驶玉米种肥同播机忙了起来。“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是一条龙服务,农时不等不误,确保为下一个丰收奠定好基础。”农机服务合作社理事长李素敏表示,今年春季就和社员们签订了小麦收割、玉米播种、秸秆还田等服务条款,“三夏”期间将为4个村、7000亩土地提供收割服务。

在农机购置补贴和报废更新补贴的拉动下,赵县联合收割机保有量持续增长,今年“三夏”麦收投入农机具1550台,确保抢收抢打需求。县农机推广站站长焦振伟介绍,今年该县通过技术培训,确保新机手都凭证上岗;使用“农机通”等现代科技设备,搞好农机具的科学调配,加强机收工作的指挥调度。

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502.2万亩,比去年增2.8万亩,小麦长势良好,单产有望超历史。记者从市农业部门了解到,全市小麦良种补贴实施全覆盖,促进了小麦“一喷三防”关键技术的落实。去年秋天以来,全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小麦生产,狠抓高产创建,小麦呈现播种基础好,群体充足,个体健壮,一、二类麦面积大,生育期提早等特点,加上适宜的气候条件,小麦长势为历年最好的一年。

随着全市小麦陆续成熟,大面积机械收获开始,全市投入三夏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将达到2万台,市、县农机部门早已做好农机调度预案,全力保障抢收抢打,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截至昨日,全市已经收获小麦76万亩,完成种植面积的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