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上下积极应对雾霾天

10.10.2014  10:47

本报讯 ( 记者 翟相哲) 10月9日零时,我市启动重污染天气Ⅲ级(黄色)预警应急响应。昨天上午,记者随市大气办督导组对各县(市)区、市直相关部门落实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看到无论是在建设工地、企业车间,还是在市区大小街道,大家闻令而动,加大了控车、降尘、减排、压煤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度,积极应对持续的雾霾天儿。

九点多钟,记者来到体育北综合警务服务站附近看到,值班民警正在对一辆小型黄牌货车进行劝导:“您好,今天主城区启动重污染天气Ⅲ级预警,三环及以内黄牌货车、黄标车、无标车、三轮车以及摩托车全天限行,您的货车属于管辖范畴,请遵守交通规则,避开主城区行驶。”另外,在长安区、高新区的一些限产、停产企业,记者了解到,这些企业都已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启动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在石家庄白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煤油炉控制室内记者看到,正在作业的3号炉子温度为280摄氏度,而不远处的2号炉子的温度却低了很多,基本处在压炉停产状态,也就是不再燃烧产生二氧化硫。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杜哲普说,8日晚上就接到预警限产通知,9日凌晨企业应对措施已落实到位。

建筑扬尘是PM10的主要来源。在谈固大街和平路某工地,记者看到,长安区城管局人员正在督导工地工人对硬化路面进行清扫和冲洗。而在市第四医院新院区工地,一台小型打锚机正在钻洞,市大气办督导组责令其停止施工。

市大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重污染天气三级预警,要求所有土方作业和拆迁作业停止、渣土停运,并增加道路和工地洒水频次、加强裸露土方苫盖。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力度再加大、措施再强化,全面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

又讯 (首席记者 靳晓磊 实习记者 张 缘) 昨日,市秸秆禁烧办公室组织人员,对长安区秋季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截至目前,我市尚未发现有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

昨日上午,记者在随同市秸秆办检查人员检查时看到,长安区辖区内的大部分玉米已经完成收割,部分地块内的小麦已冒出青苗;沿途没有发现有焚烧的痕迹;在一些村子的村口,特别是邻近国省道的重要节点,可以看到戴有“禁烧”红袖箍的村民在执勤、巡查。

在长安区东兆通村的一处玉米地旁记者看到,一片10亩左右的玉米田已完成收割。在平整的田地里,可以看到几乎被粉碎成细末的秸秆。

市秸秆办有关负责人表示,9月20日秸秆禁烧工作启动以来,该办联合市环保部门全体动员,在保持正常巡查的基础上增加巡查力量,加大巡查频次。截至目前,尚未发现违规焚烧秸秆行为。

下一步,在继续加大督导检查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大秸秆的综合利用力度,组织人员对玉米皮进行统一收集和清运,并积极发展玉米皮制作编织物等相关产业,进一步让广大农户树立“用之为宝,弃之为害”的理念。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