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最美中学生标兵”潘幸泉

23.02.2017  16:36

全国最美中学生标兵”潘幸泉:

善良就像蒲公英

本报记者 李莉雅 张静雯

   

颁奖结束后,潘幸泉(中)到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接受了采访。

 

   

潘幸泉(左二)和同学们组织义卖,帮助赞皇县山区学校。

 

   

在石家庄市少保中心,潘幸泉为孩子们表演葫芦丝。

 

幸泉,你太棒了!你是我们班的骄傲!”2月22日上午,在石家庄市第41中学初二(16)班,刚刚从北京领奖回来的潘幸泉被同学们围在了中间,你拍拍肩膀,我送上祝贺,大家都为她骄傲不已。

近日,由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青年报社共同举办的2016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最美中职生”寻访活动结果正式揭晓,潘幸泉等10名中学生荣获全国“最美中学生”标兵称号,她也是河北省唯一获得此称号的中学生。

能够在全国近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潘幸泉究竟“”在何处?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女孩。

爱上公益

美的种子萌芽

带黑框眼镜,文文静静,这是初见潘幸泉的第一印象。与记者交谈时,她落落大方,回答问题也是干脆利落、条理清晰,让人瞬间“路转粉”。

潘幸泉是班里的中队长兼宣传委员,也是班里“1516爱心社”的组建者和负责人。这个爱心社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成了学校最知名的公益团体,帮助班里同学、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到石家庄少保中心献爱心等等,他们一直在奉献着各种正能量。

其实,“1516爱心社”是潘幸泉爱心的延续,她从小就爱做公益。当然,带着她踏入“爱心之门”的是她的妈妈。“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带着我到处献爱心,当时我年龄小,并不理解什么是公益,只知道要跟着妈妈去做‘好事儿’。现在回想起来,是妈妈在我心中播下了一颗爱的种子。”潘幸泉说,妈妈每次去做公益时,她都是最铁杆的“跟班”,慢慢地,她也明白了什么是爱心、什么是公益,当然也明白了为什么要献爱心、做公益。

潘幸泉说,她第一次自己主动去做公益是在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读书时。那时候,她刚上二年级。“那会儿正是植树节前后,我看新闻里说有很多社会热心人士自发到石家庄小壁林区义务植树,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也有利于我竞选班干部,就决定带着班里的同学一起去。”潘幸泉说,她把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非常支持。从策划到组织,再到执行,她全力以赴,第一次的公益行动圆满成功。这一次,她得到了老师的称赞和妈妈的鼓励,也感到了参加公益活动带来的发自内心的快乐,原来的想法转变了。“要一直做公益”的念头萌生了,那颗公益的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爱心传递

美的花朵绽放

怎么做公益呢?帮助同学、做老师的好帮手、策划组织班级和学校的各类活动……这些远远不能让潘幸泉满意,没有好想法的她有些气馁。一次,妈妈和朋友的对话让她有了主意。“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妈妈的朋友说他到石家庄少保中心,看到那里的孩子十分渴望与同龄人交流,我有了成立一个‘爱心社’,定期去少保中心做公益的想法。”潘幸泉说。

她的想法得到了老师的支持,更得到了全班同学的积极响应。很快,“爱心社”的第一次公益行动开始了。潘幸泉和全班同学先是举办了爱心义卖和爱心捐款,募集到了960元爱心款。他们用爱心款购买了文具、水果、玩具、衣物等等,和热心家长们一起去了少保中心。她发现,这些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并不匮乏,缺的是同龄人的关心和交流。“看到我们,他们的眼睛是闪光的,是发自内心的欢喜。”潘幸泉说,一个上午的活动结束,当他们要离开时,少保中心的孩子们都紧紧拉着大家的衣袖,不停地问“什么时候还能来”、“能不能不走”,这让她十分感动。

这份感动也变成了牵挂,让潘幸泉一直坚持下来。从那天起,“爱心社”成了少保中心的“常客”,每个学期,潘幸泉和同学们都会到少保中心,与那里的孩子们一起聊天、做游戏、嬉戏娱乐,他们成了少保中心孩子们的好朋友,孩子们有什么心事也都愿意说给“爱心社”的同学们听。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同学和热心家长加入到关心少保中心孩子们的行列中。

后来,潘幸泉就读于石家庄市41中学,她也将与少保中心孩子们的那份牵绊带到所在班级。“我也没想到这么文静的一个小女孩,做了这么多公益的事情。”16班班主任赵志霞说,当时正是“学雷锋月”,学校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在班会上,潘幸泉讲了她和少保中心孩子们的故事,同学们在惊讶之余,更多的是感动。

很快,在潘幸泉的努力下,班里成立了“1516爱心社”,继续与少保中心孩子们的那份情缘。

在少保中心,孩子们都认识“幸泉姐姐”,不管她是长头发还是短头发,不管她戴不戴眼镜。工作人员见到她,总会热情地打招呼:“幸泉,又来了。

每一次到少保中心,潘幸泉和同学们都会准备精彩的文艺节目和小游戏,唱歌、跳舞、手风琴、萨克斯、葫芦丝……在玩乐中化解了孩子们的自卑和孤独。有时,他们也围坐在一起,像亲密好友一样聊天说话,一起分享一起快乐。潘幸泉也发现,不少孩子都有了可喜的变化,有的孩子从不敢说话变得活泼大胆了,有的孩子从羞涩内向变得阳光开朗了。

在公益和爱心的道路上,潘幸泉一直在尽心尽力。除了和同学们定期到少保中心献爱心,组织、参与爱心社的活动外,潘幸泉还和同学们在万象天成一起义卖,所得收入全部捐给了贫困山区的儿童。

热爱写作

美的文笔留香

热心做公益的潘幸泉也非常喜欢写作,她是燕赵晚报优秀小记者,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50余篇,获全国“快乐梦想杯”作文大赛一等奖;市第八届听说读写大赛三等奖;连续两年获得市中小学探索者杯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她的个人作品集《记忆的颜色》获得了中国少年作家杯个人作品集类一等奖。2016年,又蝉联中国少年作家杯征文大赛一等奖。

2015年7月,潘幸泉参加了中国少年作家班,得到了很多著名作家的指导。现在,潘幸泉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每天仍坚持坐在电脑前写作几千字,她计划出版的第二本书已完成八万字。

潘幸泉多才多艺,用才华出众来形容并不过分:手风琴拉得极为精彩,目前已经达到全国考级十级,获奖无数;中国舞全国考级八级优秀,全国特长生全能大赛舞蹈组一等奖;全国青艺节彩铅画少儿组金奖,市博物馆少儿艺术绘画展一等奖……

担任中队长和宣传委员的潘幸泉在抓好学习的同时,还积极努力做好班干部的工作:设计黑板报、墙报;在运动会上撰写班级解说词;组织策划元旦联欢会;带领班级参加校歌咏比赛……潘幸泉把班里中队和爱心社紧密结合起来,办成了学雷锋、献爱心、做公益中队。她组织了班里“结对子,二帮一”学习小组,以强助弱,共同进步。她还组织“心理小组”成员为有心理压力的同学排解压力,疏导情绪,得到同学高度信任。“跟幸泉一起参加公益活动很有收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都感到很快乐。”同班同学郝思嘉说。

潘幸泉总有好点子,她有很强的组织能力。”班主任赵志霞说,在潘幸泉组织“爱心社”等活动的影响带动下,整个班级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同学们之间无私的帮助传递着正能量,参加公益活动不仅没有影响学习成绩,反而使班级总评排名进步了。

潘幸泉的故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2014年,她被评为“石家庄百佳学雷锋好少年”;2015年,她被团省委、省教育厅和省少工委联合评为河北省优秀少先队员;2016年,省会文明办授予她“石家庄市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善良就像蒲公英,每个人轻轻用一点力,它就会到处落地生根。”这是潘幸泉在发表于《燕赵晚报》上的作文《善良的蒲公英》中的一句话。在潘幸泉看来,做公益活动不只是单单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事,这种爱心是会传递的。“去年中秋节,我和妈妈就当了一次‘中秋姐姐’、‘中秋妈妈’。卖水果的听说我们是要去少保中心看望孩子们,水果不要钱;打车过去,‘90后’的哥说‘给你点赞,这个钱我不要了’……”潘幸泉说,她希望爱就像蒲公英一样向四周传递,感染身边每一个人。

图片均由石家庄市41中提供

编辑: 孙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