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新景入画来  ——沧州推进“生态之城”建设之城管篇

21.04.2015  19:50

  “楼高了,路宽了,城市更好看了,人更文明了,生活更舒坦了。”说起咱沧州的变化,家住市区红卫小区的72岁李爱国老人骄傲地说,“真是翻天覆地,日新月异!

  李爱国老人的话道出了沧州百姓的心声。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五城建设”为引领,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之城作为一项事关城市发展、事关百姓民生的大事来抓,不断加大城市建设投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特色日益彰显,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持续提升。

  城市建设展风姿,古韵狮城换新颜

  一座城市,就是一个现代文明的聚集地。

  如今,徜徉在沧州宽敞的街道上,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沧州变得靓丽了、现代了!

  大气磅礴的狮城公园,绿荫叠翠的名人植物园,风光旖旎的运河景观带,匠心独具的沧州规划馆,青砖红瓦的沧州文庙,四季皆景的千童公园……一批地标建筑的崛起,不仅为古城沧州增添了新的魅力,更为沧州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踏入沧州西部新城,靓丽、现代的城市风景拂面而来:形似海鸥落地的体育馆、状如大鹏展翅的展览中心、型为莲花绽放的体育场,为狮城树立起新地标;聚集着浓厚文化元素和愿景的图书馆、博物馆、规划馆,在不断丰富着城市内涵,映衬出沿海城市的现代风貌;建筑风格时尚大方、经营商品种类齐全的沧州明珠商贸城、荣盛购物广场,正成为狮城百姓一站购物和休闲的好去处。

  文化休闲建筑方兴未艾,企业总部项目建设正酣,古韵狮城再添现代神韵。目前,北京路两侧已成众多知名企业总部的集聚地,首批21座高端大气的企业总部大楼已拔地而起,总建筑面积达105.02万平方米。其中,中国银行大楼、渤海大厦、传媒大厦、金品大厦4个项目已交付使用;管道大厦、移动大厦、航天科技大厦、华凯大厦、宇龙大厦、天成大厦、冀春大厦7个项目正加紧内外装修,计划9月底前投入使用;天昕大厦、民生财富广场等6个项目计划年底竣工……随着一座座各具特色的精美建筑逐一呈现,北京路也将成为中心城区最现代靓丽的区域之一。

  在西部新城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同时,“东部新城”也快马扬鞭。曾几何时,这里没有一个像样的公园、游园,每年冬天各个小区的居民都会为家中的取暖问题发愁,人们会用“铁道以西是深圳,铁道以东是乡镇”来形容这里与城市西部发展的落差……而今,通过市委、市政府的统筹谋划与协调,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的积极推动,这一切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星罗棋布的30多个街头景观游园使居民游玩有了好去处,美轮美奂的万荣森林公园成了东部城区居民的天然氧吧;被列为沧州重点城建工程的东部城区供热工程,使多个小区和单位的270万平方米房屋实现集中供热;新华区沧东物流产业聚集区和彩龙国际、物华市场、居然之家等各类市场,年销售额已超90亿元,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消费需要,也拉动了经济增长……如今,一座充满魅力、活力的东部新城正加速崛起,魅力初显。

  城市管理下真功,巧手丹心绘锦绣

  一尊铁狮子,凝聚了铸造之乡的古老神韵;一条大运河,见证着古渡船坞的历史变迁。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沧州就像青春期的孩子,倏然间,长高了,长大了。

  新城市、新企盼,人民对城市发展尤其是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委书记商黎光强调,一座完美的城市,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建筑不怕陈旧低矮,街道不怕古老狭窄,但一定要整洁干净,井然有序。要加强对“”和“”的治理,做到真管、严管、细管,敢于碰硬,并常抓不懈。他进一步指出,一个和谐幸福的城市,应该是“婴儿车能在街头任意出现”的城市。“婴儿车指数”包括空气质量、市容环境、无障碍设施、绿化率甚至幸福感等方面的数据,体现的是内容更为宽泛的城市宜居水平,反映的是城市和谐友好与公共服务的程度。市长王大虎也多次指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不仅是城市发展的需求,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沿海新沧州、提升城市对外形象和综合实力的必然要求,必须抓早、抓实、抓出成效。

  百姓的期待,就是市委、市政府努力的方向。去年以来,我市结合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进一步加大中心城区环境卫生治理、市容环境整治、园林绿化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等工作的力度。

  在环境卫生治理方面,对市区解放路、新华路等19条道路实行24小时清扫保洁,开元大道等12条道路实行20小时清扫保洁,一中前街等15条道路实行16小时人工清扫保洁,34条街巷实行12小时人工清扫保洁;为减少道路扬尘,市区主要道路实行每日一次机扫、一次清洗、四次洒水作业,机械清扫面积达527.24万平方米,机械化清扫率达70.02%。

  在整治市容环境方面,在去年取缔主次干道露天烧烤的基础上,督导加快烧烤市场二期建设,将疏导街路、背街小巷的烧烤摊点规范到烧烤市场经营。进一步抓好店外经营、游商闪商整治工作,尽快做到划行归市、游商归区、坐商归店;加大执法力度,对私搭乱建、建筑运输车辆撒漏等行为严管重罚。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方面,沧州体育场、游泳馆、博物馆相继建成投用,黄河路城市快车道、吉林大道等12条城市道路竣工通车,41条小街小巷完成改造。水文四队、后辛庄、大杨庄等10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稳步实施,皇家壹里、锦绣天地等住宅小区交付入住。完成16个老旧小区二次管网改造,运东垃圾发电厂正式运行。

  按照规划,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在上述领域的投入保障力度。其中,将着力做好主城区地下供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等8大类20余种管线普查工作。重点抓好37个老旧小区二次管网改造、西部城区调峰锅炉2个集中供热项目、运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加快实施道路互联互通工程,谋划永济路跨京沪铁路桥等重点项目,新建黄河路东延等4条城市道路,改造小街小巷24条,新建26个公交港湾,优化调整45个公交站点,加快建设便捷畅通的城市交通网络。

  ……

  沧州,就是个迅速成长的孩子,每天都带给我们惊喜,每天都是新的。

  主动融入信息浪潮,“智慧沧州”款款而来

  追求永无止境。伴随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沧州还不断探索将城市运营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积极打造智慧城市。

  所谓智慧城市,即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平台、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技术系统化组合为基础,能及时为公众、企业和城市管理者提供通畅的双向、多向信息沟通机制和便捷的服务渠道,并基于稳定的城市虚拟映像,随时根据需要构建面向公众、企业和城市管理者服务应用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去年12月,市政府与神州数码公司签订了《沧州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计划用3至5年时间逐步建成完善的政务服务体系、公共服务体系以及专项应用体系,实现公共服务高质便捷、城市管理高效智能、创新经济高端发展、城乡一体高度融合,实现沧州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集成,成为华北地区独具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设典范。

  目前,我市已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现阶段建设将重点围绕“一中心、四平台”(城市大数据云服务中心,市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企业融合服务平台、农村综合事务管理服务平台)展开工作。

  为确保此项工作有序开展,市政府办公室今年1月27日还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全力配合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进一步理顺内部管理机制和工作流程,通过城市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通部门数据交换通道,最终实现各部门和单位业务流程互联互通。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便民惠民”将加速从梦想照进现实的步伐。届时,也许市民打开手机上的应用,就可以知道哪里的停车场有了空位,街道社区又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儿,办结各类手续哪里最通畅……总之,“智慧沧州”将为市民带来更多的便利与实惠。

  生态,让城市更宜居;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伴随着“生态之城”建设的深入推进,沧州正绽放出更加靓丽动人的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