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时代 建设雄安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指导《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编制纪实
正是暮春四月时,雄安大地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雄安,这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未来之城,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日子——
继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消息公布后,2018年4月21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向全社会公布。
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举世关注,万众瞩目。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倾注了大量心血,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指明了方向。他强调,要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雄安质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标志亮点。
改革开放初期,作为率先突破的深圳经济特区创造出“深圳速度”;
40年后再启航,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中国迎来“雄安质量”。
聚合力,凝众智,展宏图。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指导下,历经国内外顶尖级规划团队夙兴夜寐编制,雄安新区规划汇集新时代发展的新理念,一座高水平高质量的现代化典范之城跃然而出……
历史工程——秉持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谋划推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对规划编制中的重大问题把关定向,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规划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习近平
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城市规划,就是读懂这座城市、乃至这个时代的“密码”。
2018年2月22日,中南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改革开放初期设立了深圳经济特区,创造了深圳的速度,40年后的今天,我们设立雄安新区要瞄准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两步走”的目标,创造“雄安质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全国一个样板。
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新起点瞄准新高度。
雄安新区,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设立的一个新区;也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规划建设的一座新时代的标杆之城。
大手笔,大格局,大战略。
着眼深入推进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始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布局的初心,雄安新区在其设立之初就被放置于一个大时代的宏阔背景中——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顶层设计,立足党和国家发展全局,谋划推动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谋求区域发展的新路子,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京津冀三省市考察调研,多次主持召开会议研究和部署实施,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进行战略布局。
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时,明确提出了“多点一城、老城重组”的思路:“一城”就是要研究思考在北京之外建设新城问题。
2015年4月2日和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他再次强调,要深入研究论证新城问题,可考虑在河北合适的地方进行规划,建设一座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现代新城。
“深入研究、科学论证,规划建设具有相当规模、与疏解地发展环境相当的集中承载地。”2015年6月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构想。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组织下,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河北省、专家咨询委员会等有关方面周密论证新区的选址。
“河北方面曾拿出了13个方案,经过反复比对、科学论证,方案范围逐步缩小,最终锁定‘雄县—容城—安新’这一方案,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呈报领导小组。”当年参与选址、如今见证新区规划编制全过程的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这是雄安新区设立的两个关键历史节点——
2016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北京市行政副中心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有关情况的汇报,确定了新城的规划选址,同意定名为“雄安新区”。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关于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有关情况的汇报》,“雄安新区”首次出现在汇报稿的标题之中。
2016年5月27日——这也被视为新区规划正式启动的标志性日子。这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原则通过的《关于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规划编制的要求,也为规划编制提供了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对科学编制雄安新区规划作出了具体部署。他强调,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编制好城市总体规划,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工建设。
雄安新区设立之初,就是强调规划作用之时,这充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对规划工作的高度重视。
千年大计,要经得起千年历史的检验。
在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多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保持历史耐心”“经得起历史检验,成为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
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来到雄安新区考察规划建设情况,并在安新县召开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座谈会。
在看了新区规划介绍短片和听取相关汇报后,习近平总书记就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发表了重要讲话,对规划设计建设提出“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总要求。
定基调,明方向,绘蓝图。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战略谋划,明确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建设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保障,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工作方向。
无论是规划编制要秉持的理念,还是规划编制进程的关键阶段,以及规划编制的重大节点,习近平总书记都亲自谋划指导,作出重要部署指示,对每个重大问题及时把关定向,确保了规划编制不走弯路,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
未雨绸缪,确保开好局、起好步——
早在研究设立雄安新区的多次重要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加强雄安新区相关区域的管控,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严禁违规建设,避免社会资本借机炒作、抬高建设成本。
2017年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的消息向社会公布后,针对新区短时间内出现炒房等新动向,正在芬兰赫尔辛基出访的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防患于未然,不要掉以轻心,不要走弯路,务必系好新区规划建设的第一颗扣子。
顺应自然,立足平原建城理念——
2017年7月,在雄安新区规划编制的重要阶段,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牢牢把握河北雄安新区功能定位,顺应自然、尊重规律,立足平原建城,打造中国特色城市风貌、突出生态治理和保护,坚持稳扎稳打,进一步提升新区规划质量和水平。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是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雄安新区规划”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这样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重点,保持合理的职业结构,高起点、高质量编制好雄安新区规划。
千年大计定未来,国家大事重千钧。
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雄安新区一年后,在新区规划编制取得重要进展的关键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2月22日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这次会议上令人瞩目地提出了创造“雄安质量”的要求。
这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行动,是让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示范之举;
这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是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的理念指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价值追求。
岁月如歌,时空穿越。
自雄安设立到规划编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贯彻始终,一个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正逐渐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样板……
精品工程——聚全球之智,汇各方之力,60多位院士、300多名一流专家夙兴夜寐精心编制雄安规划,绝不留历史遗憾
“要坚持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水准规划设计建设,经得起历史检验。”——习近平
雄安规划,志在千年。
2016年5月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原则通过《关于研究设立河北雄安新区的实施方案》后,规划具体编制工作随即就在高度保密的情况下展开。
这次会议的当天晚上,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徐匡迪就把时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专咨委成员李晓江等叫到办公室,研究启动雄安新区规划工作;
次日上午,河北省委召开专题会,要求和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进行对接,启动具体规划编制。
按照党中央要求,履行规划编制主体责任的河北省,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经过反复磋商研究,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最终确定为“1+4+54”的规划体系,即以《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为统领,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四个综合性规划为主体,防洪、水系、海绵城市、排水防涝等22个专项规划和水资源保障、清洁能源利用、城市住房制度等32个专题研究作为基础支撑,形成新区顶层设计。
需要党中央审批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在规划体系中具有统领指导地位,是编制新区各级各类规划、形成规划体系的准则和指南,是指导新区建设发展的基本依据。各种规划需要贯彻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和理念,进行具体落实,确保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雄安新区要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借鉴国际经验,高标准高质量编制规划;要组织国内国际一流规划人才进行城市设计,规划好再开工建设,不留历史遗憾。
保持耐心,追求精品。
按照党中央部署,从2016年5月27日起,在此后近两年的时间里,雄安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精益求精全力推进。
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设立消息正式对外公布后,规划编制工作由秘密组织进行转为公开全面推进,河北省积极落实主体责任,成立了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省委和省政府相关负责同志担任组长,高密度高频次协调调度各方,抽调精干力量,规划编制进一步提速。
可以说,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关注度最高、动用机构最多、涉及领域最广、集聚人才最多的一次城市规划编制。
这是一次汇聚全国上下多方力量的规划编制——
按照党中央部署,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推动下,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住建部等相关部委和北京市、天津市、深圳市等,对规划编制给予了具体指导和大力支持,仅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就召开37次会议及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交通、水利、环保、林业、文物、地震等国家相关部门也组织人员参与规划。
河北省全力以赴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召开上百次由省委和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召集的相关会议,高强度、高密度推进规划编制攻坚工作。
这是一次凝聚顶尖规划团队智慧的规划编制——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汇聚全球顶尖人才编制新区规划的要求,河北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坚持开门开放编规划,委托中规院、中科院知名专家或院士,领衔编制规划,组织专项工作营,采取集中办公形式,组织规划编制单位和河北有关部门100多人全天候集中驻地、全方位充分对接,邀请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水利、产业等领域顶级专家,主持重大专题研究和专项规划编制。
“集中办公真正做到了‘多规合一’,全部专题规划都集中在一张图上做,保证了城镇开发边界、白洋淀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等多条‘红线’合一,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2017年6月26日,一份雄安新区启动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建议书征询公告发布,向全球公开招标。一石激起千层浪,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279家规划机构踊跃报名。经评议,遴选出12家顶级团队。经过多轮咨询成果评估论证,最终委托3家优胜设计团队对重点区域进行深化研究,其余9家提供参考方案。
这是一次科学咨询论证贯穿始终的规划编制——
此次规划编制建立了多层次、全覆盖的规划评议咨询论证机制。吴良镛、张锦秋、邬贺铨等60多位院士和设计大师,300多名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新区规划编制和评审论证。为创新规划工作,33名国内顶级专家还组成规划评议组,进行三轮评议咨询,提出400多条意见建议。专题专项规划委托中咨公司逐一评估论证,并征求部委意见,确保每个重大问题都有明确结论,力求方案最优。
每一次调研都严谨扎实,每一次讨论都激烈务实。雄安新区规划在一次次思想碰撞中不断丰富,在一次次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中日臻完善。
时光进入了2018年,历经近700个日日夜夜的规划编制,规划纲要逐渐趋于成熟——
2018年1月2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审议雄安新区规划;
2018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情况的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原则通过规划框架,要求适时批复规划纲要;
在正式公布前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规划纲要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河北省继续字斟句酌地打磨后,联合上报党中央、国务院并得到批准。
随着规划纲要的颁布,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将翻开新的一页。河北将会同京津两市以及相关省份和国家有关部委按照党中央部署,努力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带动周边乃至全国发展。
样板工程——规划建设要有长远眼光,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张蓝图干到底,不负“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
“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习近平
奋进新时代,建设雄安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的特殊年份,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承载着新的历史使命,将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样板。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将是一座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典范城市。
雄安坐拥“华北明珠”之称的白洋淀,具有天然生态优势。从一开始谋划新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线合一,着力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
在雄县昝岗镇东河岗村平整农田里,一排排新栽植的云杉、松树等挺拔屹立,沐浴春光茁壮生长。这里是新区先期开展建设的“千年秀林”的一部分。
“未建城先植树,我们都很新奇!”种树的村民们说,未来的雄安令人憧憬,定会大树成荫、泽被后世。
按照规划纲要,未来雄安将镶嵌在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之中,蓝绿空间占比稳定在70%。新区规划森林覆盖率由现状的11%提高到40%,起步区规划绿化覆盖率达到50%。
雄安将构建大型郊野生态公园、综合公园和社区公园,实现森林环城、湿地入城,让居民3公里进森林,1公里进林带,300米进公园,街道100%林荫化。
“白洋淀沿边不会是一圈的湖景房,淀水将得到精心修复,新区将展现出迷人的生态魅力。”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朱子瑜说,新区将打造绿色健康生态底板,再现“林淀环绕的华北水乡,城绿交融的中国画卷”。
白洋淀淀区面积将由目前171平方公里逐步恢复至360平方公里左右;正常水位保持在6.5至7米,水质更清澈,“华北之肾”功能恢复,“碧波万顷,苇海荷塘”景观重现。
实现中小降雨100%自然积存、净化,城市生活垃圾回收资源利用率达到45%以上,新建政府投资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海绵城市等新理念也将在雄安新区得到全面实施。
高端创新、改革高地,这将是一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样板城市。
规划纲要提出,新区通过承接符合新区定位的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高端现代服务业、绿色生态农业……规划纲要明确了雄安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
“基础设施智慧化水平达到并超过90%、数字经济占城市GDP比重达到并超过80%……从规划纲要到2035年提出的主要指标看,雄安可谓是全球领先的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说,雄安的意义在于,能够在中国不沿海不靠边的地方,打造一个新时代可复制的城市样板,打造新时代现代经济体系的新引擎。
构建改革开放新的体制机制,是雄安新区的生命基因。
站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关键历史节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面向雄安新区提出一批改革开放新举措,展现我国深化改革发展成果,这也是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重大举措之一。
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正牵头制定雄安新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将构建“1+N”改革开放政策体系,打造体制机制新高地。
雄安新区要开创国家新区和城市发展的全新模式,依靠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力求成为最有勇气创新的城市。
中国特色、生活宜居,这将是一座新时代展现中华风范的城市。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今年3月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所指出的那样:“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薪火相传,定能再创人间奇迹。
雄安遵循平原建城、尊重自然的规律,建筑主打鲜明的“中国范儿”。按照中国传统营城理念,作为城市核心区的起步区利用北高、中低、南平的地势,形成“北城、中苑、南淀”格局。
规划纲要提出,雄安新区将形成“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打造“中西合璧、以中为主、古今交融”的建筑风貌,塑造出既体现我国建筑特色又吸收国外建筑精华,既有古典神韵又具现代气息,融于自然、端正大气的优秀建筑,营造多样化、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环境。
“雄安将没有高楼大厦林立给人的压抑感。”朱子瑜说,建筑既有古典神韵又具现代气息,融于自然、端正大方,不搞奇奇怪怪的建筑。
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新区承载力、集聚力和吸引力,打造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新城。
新区城市组团式发展,规划了“城市—组团—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步行5分钟送孩子到幼儿园、10分钟送到小学、15分钟到中学。未来在新区,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都能解决。
这将是一座人民城市,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打造宜居的生活环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回应人民的新梦想。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是一座要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千秋之城——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2月22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强调,规划建设要有长远眼光,在新区建设起步阶段,城市建设不必太急,稳扎稳打。
细心的人士可以发现,相比去年宣布雄安新区设立时,如今的规划期限做了调整。按照雄安新区规划纲要部署,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分为“两步走”,期限调至2035年,并展望本世纪中叶发展远景。
根据规划纲要提出的建设目标:
——到2035年,基本建成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高质量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成为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一极。
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指出,雄安新区发展目标按照2035年和本世纪中叶两个阶段考虑,同党的十九大作出分“两步走”实现现代化目标相衔接。
他特别强调,要深化细化起步区规划内容,要把雄安新区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工建设,在现有规划框架基础上编制好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好能源、交通、地下管网、垃圾污水处理等专项规划,同时要和北京非首都功能转移相衔接,必须牢记这个初心。
千秋大业,重在一张蓝图干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
“规划纲要公布,只是掀开了雄安新区的面纱,展现出了未来的轮廓。但接下来的任务依然艰巨,可以说规划建设进入了第二个阶段,要启动专项详细规划和建筑等设计,最后才是施工图。”中规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殷会良说。
规划纲要提出,结合建设时序,深化细化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为新区全面建设做好准备。统筹安排规划实施时序。根据相关阶段建设目标要求,制定各类规划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适时启动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新区建设顺利进行。
根据规划纲要安排时序,规划面积1770平方公里雄安新区将形成“一主、五辅、多节点”的空间格局,一张雄安新城的“布局图”清晰可见:
——在起步区适当区域先行建设启动区,面积约20至30平方公里;
——起步区城镇建设用地约100平方公里,作为新区主城区优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起步区也呈组团式结构,形成“北城、中苑、南淀”格局;
——雄县、容城、安新县城和寨里、昝岗,作为5个外围组团,与起步区分工协作,按功能定位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布局相关高端高新产业;
——布局若干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形成北部和南部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格局;
……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
雄安城内,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穿城而过,交汇中心恰如历史的新起点。
西延太行山,东指向渤海,东西轴线串联起一个个特色的城市组团,现代便捷的公共服务设施、创新场馆星罗棋布;
北望潭柘寺、定都峰,南经大溵古淀,南北轴线上历史文化生态设施有序布局,恰如中华文明千年接力。
燕赵大地,雄安新区,必将书写壮丽的新时代篇章……(张旭东、王敏、齐雷杰、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