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杨梅大小年的关键技术

02.07.2015  17:51

      1 生物学特性及园地选择
      东魁杨梅适应性强,树冠大,根系分布广,适应性强,对土壤的选择要求不高,pH值5左右,酸性或偏酸性土壤均适宜,能在贫瘠多砂石的山坡上生长,并有保持水土作用。但杨梅是喜阴的果树,一般阴山面比阳山面种植好。因此,栽植时应选北坡较阴凉潮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水良好、呈微酸性的砂质黄壤土或砂质红壤土为好。
      2 科学施肥
      一般每年追肥1-3次,即每次抽梢(春、夏、秋梢)前施。1-2年生树,以速效氮肥为主,每株年施堆肥50kg,复合肥1kg或尿素1kg加氯化钾0.3kg。第3-4年开始增施磷钾肥(草木灰、三元复合肥等),每株年施堆肥100kg、复合肥2kg或尿素1.5kg加氯化钾0.5kg。
      3 整形修剪要点
      春季和秋季是修剪最佳时期。春季3月下旬至5月上旬,秋季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但以春季修剪为主。杨梅约从3月底萌发到春梢、夏梢和秋梢的萌发到停止生长,其间包括开花、着果、果实肥大成熟以及花芽分化和发育,这段时间内如让放任生长,就会引起枝梢生长混乱,树冠内膛隐蔽,消耗大量同化物质。从10月下旬到次年3月下旬,当年秋梢生长完全停止以后到第2年(大致7-9月)即杨梅采摘后,避开高温时期进行。
      4 控梢促花
      东魁杨梅幼树生长旺,不易形成花芽,投产较迟,因此,当树冠高达2.0~-2.5m时,应采用控梢的方法,促进形成花芽,达到早结果且丰产。一般可采用拉枝,开张树冠,缓和树势,或在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选用土施多效唑控梢促花,效果明显,用量按树冠投影面积1m 2 施多效唑纯量0.6-0.8g,方法是先松土,后按所需用量拌细土或掺水,均匀地撒布在树盘土中,或在7-9月夏梢、秋梢长1cm时树冠喷15%多效唑300-500倍液,抑制夏梢生长,促进花芽形成。
      5 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是控制杨梅大小年结果,提高果品质量的重要技术措施。一是及时疏果。谢花后20d左右,根据树体挂果量,进行合理疏果,疏除密生果、畸形果、病虫果及小果,每条结果枝留3~5粒果实,一般进行2-3次,于果实膨大前期完成。二是化学调控。杨梅盛花后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对花芽多的枝梢喷疏花剂,以喷湿为度,一般使用疏花剂粉剂40g对水10-13kg,最好选阴天或晴天进行,不要在雨前、雨后喷洒。
      6 主要病虫害和防治
      6.1 杨梅枝腐病 属真菌性病害,一般以老树发病较多,发病后造成枝干腐烂枯死。防治方法: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增强树势。剪去病枝,及时烧毁,减少病原。刮去病斑、伤口,涂以402抗菌剂50-100倍液。
      6.2 杨梅褐斑病 属真菌性病害,危害叶片,1年1次,进而使花芽和小枝枯死,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防治方法:杨梅采收前1个月和采收后用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多菌灵1000倍液喷叶。
      6.3 杨梅毛虫 1年发生1代。4月中旬孵化幼虫,群集于新梢上吃嫩叶。防治方法:小树人工捕杀,喷杀灭菊酯2000倍液或敌敌畏1000-1300倍液。
      6.4 蓑蛾虫 俗称蓑衣虫、袋皮虫、背包虫。防治方法:及时人工摘除虫块,冬季结合修剪,喷杀灭菊酯乳剂2000倍液。
      6.5 白蚁 主要有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防治方法:堆草、柴诱杀;在白蚁危害区域,喷灭蚁灵原粉。
      6.6 卷叶蛾 俗称卷叶虫。5月至6月中旬和7~8月在顶端新生幼叶上吐丝裹成一团,幼虫卷于当中,食害叶肉。防治方法:小树发现该虫时,及时摘除卷叶枝梢;喷杀灭菊酯2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