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宵节月亮有点大 将现“半影月食”天象 可赏“带食月落”

10.02.2017  10:02
      新华社天津2月9日电 2月11日就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在这合家团圆的喜庆日子里,人们会吃元宵、观彩灯和赏圆月。

天文专家表示,受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影响,今年元宵节公众赏月之时会发现月亮比平时要“”一点。

天文教育专家、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珩介绍说,月球绕地球转动的轨道呈椭圆状,因此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并不恒定。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最近36万公里左右,最远40万公里左右,由于距离不一样,地球上人们眼中的月亮也就有了大小之分,两者直径相差八分之一。

2月6日22时月球走到其距离地球最近点,即,月球绕地球公转轨道距离地球最近一点。今年元宵节晚间月地距离也就较近,因而,元宵节当晚的月亮比正常所见的月亮‘大’一点。”赵之珩说。

天文专家表示,今年的元宵月虽然有点“”,但肉眼很难分辨,需要借助天文仪器,因此,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当晚的月亮并无其他特别之处。

由于今年元宵月恰逢‘十五的月亮十五圆’,因此,在刚刚升起的时候观赏,还是能明显感觉到月亮大而圆。”赵之珩提醒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也越来越亮。临近子夜时分,圆月升至天顶附近,上演“月上中天顶空照”美景。赵之珩说:“这时月亮的地平高度达到整夜最高,由于月光穿过的大气层最薄,因此月亮看起来也格外地晶莹剔透。

天文专家介绍,元宵节当日天宇将悄然发生一次“半影月食”天象,我国大部分地区在11日日出前可赏“带食月落”。

月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太阳到月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盖,产生月食。按月亮被遮挡范围的不同,月食分为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等3种。

天津市天文学会秘书长刘洁介绍,地球的影子分为“本影”和“半影”。月亮在围绕地球运行中,如果进入地球的本影,这个影子会遮住投射到月面上的全部阳光,月亮会显得很昏暗,几乎看不见。但如果只穿过半影,这个半影只能遮住投射到月面的一部分阳光,这时我们就会看到月亮比原来灰暗一些,而不至于全部看不见,这就是半影月食。

与月全食和月偏食时月亮有明显缺失不同的是,半影月食并没有月亮被天狗吃掉的效果。发生半影月食时,肉眼看去月亮依旧是圆的,且照样是亮的,只是其亮度稍有些暗淡。”刘洁说。

天文预报显示,本次半影月食从北京时间11日6时34分开始,至10时53分结束,西亚、欧洲、非洲大部以及北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全程可见。“我国大部分地区在11日日出前可见‘带食月落’。”刘洁说。

据了解,2017年天宇将上演两次月食。与这次“半影月食”相比,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的月偏食在我国的观测条件更为理想。我国很多地方可观测到全过程,届时,人们能欣赏到大半个月亮进入地球影子的美妙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