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技创新完成谋篇布局

09.06.2017  11:28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日前发布。相关专家指出,《规划》的最大特点是创新引领、需求导向,突出解决我国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和需要发展的关键技术。据了解,国家卫生计生委去年6月与科技部签署合作协议,建立“科卫协同”机制;会同科技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对创新体系建设、深化体制改革、营造制度环境等进行了系统设计。此次《规划》发布后,通过一个机制、一个意见、一个规划,基本完成了“十三五”医药卫生行业科技创新的谋篇布局。

  “科技创新是解决卫生与健康问题的根本。”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表示,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创新是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优先领域,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之一。《规划》围绕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发展目标、国人健康重大需求,明确了未来5年我国卫生与健康领域科技创新的布局方向、资源优先投入和重点发展领域,突出国际视野,并紧密结合中国国情,站位高、视野宽。

  “在新的科技创新形势下制定的《规划》,与既往5年规划大有不同。”全程参与《规划》制定的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涛说,在健康中国建设、健康产业发展、建设科技强国过程中,科技绝不仅是技术工具,更是发展的核心动能。因此,《规划》在明确科技研发重点方向同时,也对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等进行全面系统布局。

  “立足需求、立足前沿、全面系统是《规划》在布局上的主要特点。” 代涛说,《规划》针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重大疾病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比如,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国人健康重大威胁,《规划》不仅在应用基础研究中就对此有医学免疫学相关研发布局,同时在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任务中也有明确安排。目前,我国在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还主要依赖进口,《规划》专门就加强创新药物研究、创新医疗器械研发,在开发医药健康产品中进行了具体布局。基于互联网技术,《规划》特别提出加强新型健康服务技术研究,如个性化健康服务技术研究、 协同医疗技术研究、智能医疗技术研究等。为加强疾病防控关口前移,《规划》提出了以增进健康为导向,重点开发职业病防治、食品安全保障、生物安全保障等技术,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制订和优化健康管理等解决方案。

  《规划》特别突出了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统筹加强卫生与健康领域大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国家临床医学中心,转化医学中心、大数据和临床样本资源库研究平台等,同时强调要加强医研企协同创新。代涛表示,平台建设能够更好对科技创新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提升科技源头创新能力。加强医研企协同有利于共同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多渠道科技投入。促进成果转移转化是此次《规划》提出的12项重点任务之一。代涛指出,做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加强临床医学评价研究和卫生技术评估,对建立成果转移转化的示范基地、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等,《规划》也都进行了布局。

健康产业如何踏上“一带一路”
  随着“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推进,卫生厅
保定市服务雄安新区创新发展
  (记者王渊 通讯员许春良)雄安新区设立以来,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