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报]让稀缺优质资源用在刀刃上

09.03.2016  11:18
  日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一则禁止医务人员通过商业公司预约挂号、加号谋取不当利益的文件,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3月4日,健康报社举办了首场线上沙龙,政府官员、医院管理者、医生、学者、移动医疗行业从业者等各抒己见。
   工作时间禁止有偿合作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方来英在参与讨论中明确表示,不允许医务人员在工作时间内与商业公司进行有偿挂号、加号合作,谋取不正当利益。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毛羽表示,该委并不反对商业公司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医疗服务、助力医改,也不反对医务人员在下班后,利用医师多点执业的途径,和商业网站进行合作。商业公司应以正当的方式进入医疗行业,并将合作公开透明化,不能扰乱医疗秩序。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将加强督促和检查。
  卫宁健康副总裁徐春华说,公立医院的号源成为一种商业资源肯定是不对的,但在资源公共效益最大化上,应该利用市场的力量。北京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尹佳教授也提出,通过商业网站平台,医生可从众多排队预约加号的患者中筛出疑难重症患者,选择与科研方向相近的病例,所以与商业网站的合作并非都是为了牟利。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陈彪教授说,政府应该加快制定和明确医师多点执业的具体措施,说明在什么形式下医生可以在所在单位之外提供服务和获得合理报酬,引导更多医生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为患者提供服务。
   稀缺资源如何公平分配
  号贩子现象反映的问题是优质稀缺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实际上,当前医疗服务价格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包括分级诊疗等政策的推进,都指向这一问题。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说,号贩子之所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根本原因是分级诊疗体系未建立。“即使没有号贩子,北京、上海、广州的大医院恐怕也是不堪负荷。大医院虹吸医生到更高层级医院就业,虹吸患者到更高层级医院就诊,导致医疗资源下沉困难。”
  谈到稀缺资源如何公平分配,专家有各自的见解。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曹健提出,所谓看病难,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很多患者趋高就医,浪费和占用了更需要专家诊治的患者的机会。因此,公立医院医疗资源的分配更应该趋向于按疾病治疗的需求进行。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认为,公立医院有限的专家资源更应该按需分配。目前的挂号排队优先机制,是会存在小病看专家的行为,浪费专家资源。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岳教授认为,机会公平是医疗资源分配的关键。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则坦言,过去稀有资源主要用来解决疑难问题,而现在更像是特供产品。
  陈彪认为,其实医改的目标,正是希望能让稀有资源的分配在合情、合理、合法3个维度重合。
   层级就诊“调结构、去库存”
  “针对号贩子事件,北京市推出普通号不限号、专家团队工作制等举措,目的是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推动层级就诊。”毛羽介绍,北京市3家医院在3月1日~3日试点启动知名专家团队层级诊疗工作,3天团队接诊患者1512人次,初诊医生直接转诊至知名专家的患者144人次,转诊率为9.5%。“知名专家接诊疑难患者的比例提高了,患者就诊的精准程度提高了,专家和专家团队的效率提高了,体现了优质专家资源和优质专科资源要用在刀刃上。”
  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专家刘迎龙提出,目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首诊、转诊能力仍然薄弱,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网上分诊,患者把病情和检查报告通过网络上传,被按病情分诊,可以被分配到对应级别的医生和医疗机构。他建议,应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病情优先”的分级诊疗体系,作为一种新型模式,用以快速提高分级诊疗能力。
  沃医妇产科名医集团创始人龚晓明医生则提出,专家在公立医院应该做教学门诊应该做的事情,而非凡事亲力亲为。这一点也与北京目前的层级就诊思路相契合。
山东启用复工复学健康通行卡
  日前从山东省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有序推动复工复学,卫生厅
钟南山:磷酸氯喹还没做对照实验
  2月24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东支援湖北医疗队与钟南山院士进行了远程会诊。在专门安排的答记者问环节,钟南山表示,临床治疗中发现,新冠肺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阿比多尔、克力芝平均6天~7天后,核酸检测转阴;使用抗病毒药物磷酸氯喹的平均转阴时间为4.卫生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