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健儿英雄谱,体味真正的体育精神

23.09.2015  11:26

 

 

 

图为王欣怡

 

 

图为高楠

 

 

 

图为任增田夫妇

 

 

图为安东权

 

在全国第九届残运会上,河北代表团共收获45金43银32铜,7次超过世界纪录,16次打破全国纪录。好成绩背后,是每个运动员的刻苦训练和付出。他们有的获得了金牌,为家乡争得了荣誉;有的虽然没有获得金牌,甚至没有获得奖牌,但他们顽强拼搏、自立自强的体育精神,却成为人们心中不朽的冠军。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几位河北残运健儿的生活,去体味他们所体味到的体育精神。

 

王欣怡:河北最小运动员获两金一铜

王欣怡是河北代表团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今年只有12岁,她一头短发,长得特别秀气。她在本届残运会上获得了2块团体金牌3块个人铜牌的好成绩,并在女子SB11级100米蛙泳比赛中打破了全国纪录。

2014年1月,河北省残疾人游泳队到石家庄特教学校选拔“苗子”。由于王欣怡体型、身体素质等各方面较好,她被选拔到了游泳队进行训练。每天训练五个小时,王欣怡有时候也会觉得累,但她从来不觉得苦。“因为喜欢游泳,就不会觉得苦。”

在2014年举办的河北省残运会上,王欣怡获得了游泳项目的3块银牌;在今年4月份举办的全国残疾人游泳公开赛上,王欣怡获得了两个比赛项目的第一名。

为了全力备战全国第九届残运会,王欣怡已经有8个多月没有回家了。9月10日,王欣怡和队友们抵达了成都参加残运会。刚开始,因为对比赛场地不熟悉,王欣怡的身上被碰伤了好几处。

为了调整到比赛的最佳状态,王欣怡每天22时许就睡觉了。“要让自己调整到比赛的最佳状态,不能有太大心理压力,比赛也是尽最大努力发挥到最好。”

王欣怡是家中独女,父母非常疼爱她。每次带她到街上买衣服,都会给她讲衣服的颜色、让她摸衣服的样式,让她自己选择。“自己一个人不出门,外面马路上车太多了。”

王欣怡非常懂事,她和母亲平时通电话的时候,只要母亲感冒,她都能听出来,并叮嘱母亲吃药。“妈妈从来不会主动告诉我她生病,只要我发现了,她就不会隐瞒。”

王欣怡对未来有着自己的打算,她说,父母现在可以照顾自己,但终究有一天会变老,自己也要做长远打算。王欣怡的父母一直没有放弃给她治疗眼睛,“希望有一天自己能看见这个世界,最想看到的就是爸妈的样子。”

 

孙东艳:小腿骨裂仍忍痛跑完800米

孙东艳是河北代表团的中长跑运动员,来自邯郸涉县,今年只有14岁。9月13日,在全国第九届残运会开始比赛的第二天,孙东艳在田径女子T11级800米预赛中突然感觉右腿非常疼痛,但她咬牙坚持跑完比赛,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决赛。在14日的决赛上,她强忍剧烈疼痛参加比赛,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随后被送往医院,诊断为小腿骨裂。

“此前小腿有一点疼,但不严重。”孙东艳说,在13日举行的800米预赛中,她感觉右腿非常疼。“当时咬牙坚持了下来,训练了这么久,不能辜负教练的希望,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顺利进入决赛。”

预赛结束后,孙东艳已经疼得无法走路,她的引跑员常子行将她背出了赛场。晚上,教练任超给她按摩腿部,希望能缓解疼痛。其实,在到成都比赛的前几天,孙东艳就因小腿肌肉疼痛找医生进行按摩治疗,情况得到了好转。“我担心东艳参加不了800米的决赛,但她坚持一定要参加。”任超说,在14日的决赛上,孙东艳连准备活动也没有办法做,就直接参加了比赛。“决赛中,腿部的疼痛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来形容。”孙东艳笑了笑,“但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坚持比赛,毕竟能参加四年一届的大赛不容易。”最终,孙东艳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可惜的是,没有办法参加1500米和半程马拉松的比赛了,心里很难过。”

孙东艳的脸上、右胳膊上长了大片暗红色的胎记,这也是造成她失明的原因。去年10月以前还能看见一点,后来就彻底看不见了。

“这孩子非常懂事,很坚强,连医生都惊叹说,骨裂竟然也能跑完800米。”任超说。

“多疼我都能忍,站在赛场上,就一定要坚持跑完比赛。”孙东艳说,康复以后会更加努力训练,不让所有关心自己的人失望。“尽管眼睛看不见了,但我要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

 

高楠:为河北队摘首金,目标是残奥会

9月13日,在全国第九届残运会上,游泳运动员高楠以1分15秒94的成绩夺得了男子S7级100米仰泳的金牌,为我省摘取了首金。

当日上午比赛时,高楠因双腿患有小儿麻痹,在游泳入水的瞬间并不占优势,前50米较为落后,直到后50米的赛程才奋力赶上,最终夺得男子S7级100米仰泳的第一名,领先第二名4秒69,以绝对优势取胜。

高楠,1989年出生在邯郸鸡泽县小寨村,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小时候很自卑,走在街上总觉得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自己,也不愿意出门。”

2004年,就是在高楠16岁的那一年,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经省残联选拔成为残疾人游泳运动员。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高楠就开始参加各种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2007年第七届全国残运会上,夺得1金1银,打破1项全国纪录。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获男子SM7级200米混合泳第四名,2010年全国游泳锦标赛,获男子S7级100米仰泳(破全国纪录)、400米自由泳第一名,200米混合泳第二名,100自由泳第四名。2010年广州亚残会上,获100米仰泳第一名。2011年在英国举办的游泳世界杯上,获男子S7级100米仰泳第一名,并破亚洲纪录。

高楠说,游泳改变了自己,让自己更自信了,也没有了自卑的心理。

“最大的心愿还是希望能参加明年的里约残奥会。”高楠说。

 

轮篮夫妻:带3岁半女儿参赛苦也甜

在河北轮椅篮球队里,任增田、顾莉分别为男女篮运动员,他们同时又是一对夫妻。这次残运会,他们还带着3岁半的可爱女儿妞妞来参赛。女儿从出生开始,就一直跟着他们参加训练和比赛。  “父母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照顾不了孩子,我们走到哪里就把她带到哪里。”任增田说。

任增田是唐山古冶区无水庄村人,今年42岁,他原本是一个健全人,练习过跳远、短跑等体育项目,却在19岁时因一次意外左腿高位截肢,再也不能走路了。

2003年,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河北省残疾人轮椅篮球队的一名运动员。

2009年经人介绍,任增田认识了现在的妻子顾莉。顾莉是内蒙古人,25岁时在河南一家工厂打工因意外造成左腿残疾。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成为了辽宁省的轮椅篮球运动员。

顾莉原是辽宁队的主力队员,2014年成为河北队员,9月14日,在河北与辽宁的女子轮椅篮球队比赛中,河北队取胜。“心里说不出来是什么感觉,但肯定是要尽最大努力为河北争光,因为自己现在就是河北人了。”顾莉笑着说。

任增田和顾莉的女儿现在已经3岁半了,非常聪明、可爱。任增田的父母年龄大了,无法帮助他们照顾孩子,夫妇俩来成都参加残运会,就将女儿带在身边。“一般不会同时有比赛,轮流照看女儿。”夫妇俩说,带女儿参加训练比赛虽然会苦点,但有她在心里会更甜。

 

安东权:体育改变人生,要给孩子最好生活

9月14日上午,在全国第九届残运会上,我省运动员安东权以37.91米的成绩夺得男子F38级铁饼比赛第一名,破全国纪录。安东权是一名脑瘫患者,取得这样的优异成绩非常不易,背后饱含了他的刻苦努力与汗水。

当天上午8时40分许,男子F38级铁饼比赛正式开始。安东权进场后,状态看起来很好。轮到他进行投掷时,他脱下外套,深呼吸调整好心态。就在第三投的时候,他使出浑身力气,用左手投出了37.91米的成绩。约几分钟后,广播传来好消息,“河北运动员安东权在F38铁饼比赛中破全国纪录。”当时,场内一片欢呼声。

安东权,今年28岁,唐山市开平区双桥镇鞠家岭村人。因先天患有脑瘫,导致右臂残疾。

“小的时候觉得挺自卑的,走在街上总觉得别人都在看我,一般都是穿着长袖出去,遮盖住右臂。”安东权说。初中毕业后,安东权四处打工挣钱贴补家用。

2005年9月,经省残联选拔,安东权因为身体素质好成为了一名运动员。他参加的训练项目有自行车、脑瘫足球等,并且在2006年全国第七届残运会提前比赛的自行车项目中夺分别夺得了个人和团体金牌。

2014年,安东权转而从事投掷项目的训练。因为家在农村,家里经济条件也不太好,在当运动员的这些年中,只要没有训练,安东权都会去打工挣钱。“男孩子的生活压力还是大一些。”如今,安东权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体育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不再自卑,有了自信,希望能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就要努力拼搏。”

本届残运会上,安东权不畏强手,努力拼搏,赢得2金1银,打破1项全国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