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赵县停住头村依托自身优势打造现实版的“笨花小镇”

04.09.2016  17:10

    2016年赵县停住头村获批市级风情小镇。眼下,该县把建设“笨花小镇”作为重头戏,正围绕还原铁凝小说《笨花》中场景打造精品 旅游 线路,并邀请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建设。

    从赵县县城驱车向东南方向行进5公里左右,便是该县赵州镇停住头村。该村有2000多年 历史 ,文化底蕴深厚。据史料记载,东汉前村名称“杨家窖”。后因东汉光武帝刘秀被王郎追赶住宿于此而改名“停住头”。这里还是当代著名作家铁凝的籍贯地,停住头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曾经盛产棉花,小说《笨花》就是以该村为原型创作的。

    停住头村党支部书记屈军国说,他们村计划在集市街南侧打造以铁凝小说《笨花》为主题的笨花街组团区。

    按照规划,停住头村将利用《笨花》中对看棉花地的窝棚的描写,在进村的两条路之间的农田上设“笨花村窝棚民宿体验区”,总共设5座高出地面的“窝棚”,之间互不连通,相对私密,依托农家乐,可食可宿,让游客充分享受清新自然、无人干扰的农家田园风光。利用街内老宅整修,收集废旧轧棉花机、弹棉花机、旧纺车、织布机等,还原场景、寻找小说中“四蓬缯”的手工艺者,在此可向游客售卖环保生态的粗布产品。

    “抗战期间,我们村建立了赵县最早的村级党组织,素有赵县‘小延安’、‘小陕甘宁’之称,涌现出了于胜珍等一批革命烈士”。屈军国说,在风情小镇建设中,他们将以历史为依托,建设红色革命 教育 基地、名人一条街,并建立以女烈士于胜珍为代表的烈士纪念馆,还原部分原始地道,并恢复古村遗址建设,重修刘秀庙、复原活人墓和刘秀驻扎栖息地,维修古皇道,修建笨花展览馆,以村史馆为载体,打造红色旅游观光小镇。

    同时,停住头村还计划恢复村内的文化社火,包括拉碌碡、打落子、扭秧歌、 河北 梆子、轮火球等活动,鼓励游客村民参与。为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村里还将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停住头村至海尔大道排水设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亮化、美化、硬化、绿化大街小巷,依托赵州桥、柏林禅寺打造一个融历史文化、红色教育、笨花小镇为主题的旅游景点。

    据介绍,停住头村现有逢五逢十的集市,由于现代科技、 交通 的不断发展,集市远没有以前的喧哗。本次将借建设风情小镇之际,充分利用“红色”及“笨花”两个主题发展旅游及棉花副产品,结合现有村内服装产业,结合铁家父女小说中提到的结点商业、景点等情景还原,重现集市街的繁华。(记者 刘立芳 通讯员 徐哲普 聂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