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药入侵“朋友圈” 肉类掺假须警惕

05.07.2015  00:48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马彦铭)7月3日上午,河北省食药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上半年全省食品药品案件查处和投诉举报情况。上半年,全省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药品违法违规案件5838件,同比增加114%。共接收投诉举报信息15553件,同比增长161%。全省食用农产品、加工食品、进出口食品、食品相关产品总体合格率均达到92%以上,全省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随着网络普及,假药销售呈现新特点。今年6月,执法人员在对唐山市路北区董左锦住所进行现场检查时发现,其冰箱中存放的DMAE、DEEP20等12种美容类注射针剂,外包装均无中文标识。经查,董左锦无医师资格,其利用以往在美容院工作时保存的客户手机信息,以微信朋友圈为推广平台,并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联系,上门销售美容针剂并为客户实施注射。其为顾客使用的美容针剂等产品系非法渠道获得,且全部属于未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品,依法应按假药论处。

无证经营、销售无证产品。石家庄市裕华区三叶食品店未获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及保健食品经营资格,擅自销售药品、保健食品。广平县的郑家峰在其门市内销售标注无效批准文号或未标注批准文号的活力虫草王、黄金伟哥等十余种药物。魏县南双庙乡马街村卫生所无《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其生产无批准文号的“主治肝炎、肾炎,1号”自制制剂,属违法行为。唐山市路南区德生堂德生诊所未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超范围经营药品。

根据抽检监测和各部门日常监管掌握情况,当前应当引起重视的食品安全风险主要有:不规范使用农兽药,主要表现为生产者生产过程中未严格遵守农兽药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规定,超量超范围使用农兽药,致使农兽药残留检出或超标。畜禽肉掺假,主要表现为驴肉及其制品中掺杂马肉,羊肉串(片)中检出鸭肉成分。部分蜂蜜产品掺假,主要表现为抽检样品中碳-4植物糖含量过高、高果糖淀粉糖浆检出阳性,存在掺假嫌疑。铝含量超标,主要是油条、馒头、花卷等面制品,粉丝粉条及个别焙烤食品、膨化食品。

此外,风险监测发现,瘦肉精仍有零星检出,检出品种主要为牛羊肉,检出的瘦肉精主要为克伦特罗。需要引起重视的其他风险隐患还有:酒类塑化剂、甜蜜素仍有检出,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过氧化值超标,熟肉制品中超量使用亚硝酸盐,散装腐竹、银耳、黄花菜等蔬菜干制品中二氧化硫超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