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涛:消除假协会,须把真协会的权力关进笼子

22.12.2014  12:37

    自称是经过政府部门批准成立的行业协会,但在民政部网站上却查询不到相关记录,只用交纳1.45万元的会员费,就能成为协会的副理事长。如今,遭到业内人士质疑的“中国营养协会”,又开始筹备2014年年会并开始招揽合作赞助商。调查中,协会工作人员称协会是在香港注册,然而记者在香港警务处社团事务处的资料中查询不到该协会的任何注册信息,仅能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公司注册处查询到一家名为“中国营养协会有限公司”的企业。(《北京青年报》12月21日)

    中国营养协会,单单听名字,容易给人“血统纯正”和“高度权威”的印象。然而,虽有“中国”二字,但未到民政部注册;虽有“协会”之名,在香港注册的却是“公司”;网站后辍显示,这家看似高大上的协会用了图瓦卢国家代码域名,网站后辍为“tv”……但是,因为疏于监管,相关成员单位也迷信权威,以至于“李鬼”当道,假协会不仅顺利开张,而且还经营多年。

    假协会泛滥,不过是因为当下我国出现了“协会经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协会成了赚钱的一个组织。即便是一些合法注册的知名协会,也通过吸收成员收会员费、举办展览收展览会、举办学术会议收取会议费、出版图册杂志和纪念刊物收取版面费、进行评比收取赞助费等形式,谋取暴利。似乎直到2006年,中国牙防组被曝光出种种丑闻,广大国人才有了一些对“协会经济”的清醒认识——原来,他们可以如此容易的赚到钱。近日,有媒体曝光,中华医学会仅在2012-2013年不到两年时间,举办160个学术会议,收到了超过8亿的赞助费,还通过广告展位、医生通讯录和注册信息等为回报,赚得无数利润。

    “李逵”二字若名震天下,则“李鬼”就会出来吓唬人。真协会的真赚钱,必然促使形形色色假协会的出现。整个协会市场中,也便出现了鱼目混珠、鱼龙混杂的现象。近年来,被曝光为假协会的有,中国经济贸易促进会、中国民营企业家协会等等。这个被曝光的未在民政部注册的中国营养协会,也很有可能成为被处罚和整治的对象。然而,真正的问题似乎并未触及——所有协会,都本该是中立、非营利性质的社会团体或学术组织,何以成了敛财工具?

    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第十二条明确指出,“行业协会不得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活动,依法所得不得在会员中分配、不得投入会员企业进行营利。未按照规定履行批准程序,不得针对企业举办全国性或行业性的评比活动,经批准举办的评比活动不得收取费用。”然而,对于这一规定,似乎没有一个协会认真遵守。同时,相关部门也基本上没有形成有约束力的监督,至于查处,更像是奢谈。

    从根本上讲,我国协会长期以来处于“二政府”境地,非官非民,多数协会挂靠于政府单位,会长也多为退休高官,这容易造成一个假象——协会是权力所办,也理应由权力所办,得到协会的认可,就能得到官方的认可。应该说,这是长期以来,各个企业形成的权力认可依赖症的表现。一些企业,为了得到一个认可,也往往不再乎什么会员费、赞助费。这也在某个方面纵容了“协会经济”的泛滥。

    铲除“协会经济”,须从以下三点入手:一是,对所有的协会进行改革,让更多的协会回归公益本性;二是,让协会去权力化,脱离和政府部门的挂靠关系,改变其“权威外表”;三是,进行更大力度的简政放权改革,让权力不再过多的干预市场。值得期待的或许是,民政部部长李立国曾表示,民政部已会同发改委等部门研究起草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力争在2015年底前全面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

    将真协会的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自然也会消除假协会存在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