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的天堂

13.04.2015  10:43

图为众多种类的鸟在冶河湿地上空自由飞翔。 本报记者 张晓峰 摄

湿地探寻之旅 第1站:平山冶河省级湿地公园

编者按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在石家庄有着多个湿地,这些湿地类型丰富,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等。近年来,我市加大对于湿地的保护力度,先后申请建立了冶河省级湿地、大吾川湿地、滹沱河湿地等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不断加大的保护力度,使这些湿地成为了珍稀鸟类的栖息地和繁殖地。从今天起,本报记者就与您一起去探寻这些神奇的土地。

□本报记者 岳金宏

作为省会水源地的平山境内的湿地是当之无愧的“石家庄之肾”。此次湿地探访的首站,记者选择的是平山的冶河省级湿地公园。

初春时节,来到位于平山县城附近的冶河省级湿地公园。远远望去,河床上是潮湿的泥土,间或着泥沙和鹅卵石。河滩上生长着一簇簇、一片片杂草,与水环绕之中的小“”上的杂草遥相呼应。随行的平山县林业局湿地管理保护中心李剑平告诉记者,到了草长莺飞的季节,丛生的青草与水环绕在一起,这里河滩湿地的景色非常美。

被眼前的美景吸引,徒步走下河滩,没想到最先引起注意的是一阵阵蛙鸣。久居城市,蛙鸣对于人们来说有些陌生却又非常亲切。李剑平告诉记者,这里的自然环境非常好,野生的动植物非常多,到了夏季,这蛙声基本没有停过。

冶河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之间,冶河、滹沱河是湿地的主要水源来源。据了解,这里的湿地植物以草本类型为主,水生植物生长优良,其中常见的大型水生植物共有27属37种,其它浮游植物有201种。湿地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植物资源,为多种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理想的场所。鸟类共有16目52科124属240种,约占河北省已知鸟类的一半以上。

正在河滩边干农活的张大爷指着缓缓流过的冶河河水说,今年的水少,往年水多的时候,水面能到河边上呢。这里是流动水,是“”水,所以就是在最冷的时候都很难结冰。现在是春天,往河边一走就能看见小鱼在刚长出的水草里游来游去。到了夏天,河里的水清亮清亮的,连河底的石头都看得清清楚楚。

顺着河岸望去,两侧都是一片片的杨树林,横成排、竖成行,密密匝匝,像一排排士兵整整齐齐伫立着。李剑平说,他们今年打算在这里建一个夏候鸟的繁殖地,在沿岸再栽植一些柳树。“夏候鸟一般繁殖都在树上,有好的自然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鸟类来此繁衍。

你看,那是金眶鸻。”顺着李剑平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几只小鸟正在河面上低飞。 更远一点的“小岛”上还有三四种鸟类飞来飞去。“刚才你看到的有燕雀、白鹡鸰、小,其中叫声最清脆的就是小。”李剑平说。

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在离市区不远的平山县境内能看到那么多鸟。继续向河滩深处走去,仔细聆听,冶河两岸的小树林里,能听到各种鸟叫的声音,不时一些不知名的小鸟头顶飞过落到树梢和河心“小岛”上。

冶河省级湿地公园是东亚候鸟迁徙通道上的一个重要的节点,是鸟类迁徙的停歇地、食物补充地,是鴴鹬类的繁殖地,是雁鸭类的重要越冬地。这几年,随着各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冶河省级湿地公园的保护也更加全面。平山县和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联合对湿地进行了研究,对这里的鸟类进行了监测。

目前,冶河省级湿地公园包括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休闲区和管理服务区。其中湿地保育区是湿地公园内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较好,生态敏感度较高的区域,是湿地公园内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区域,除开展保护、检测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外,不得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

这个区域是我们今年要重新恢复重建的。”李剑平指着河对岸的一片杨树林说。因为一些人为的私自采挖,导致这里的河床下降,杨树干枯致死。“这里曾经生态系统良好,但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它们作为有恢复潜力的区域,进行恢复和保护。

 

编辑: 张小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