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用保险手段化解特色农产品种植风险

09.05.2017  01:02

  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但在发生自然灾害和价格波动时,农民可能遭受损失,对此,我省积极推广特色农产品保险业务,化解农民增收风险。   

  在承德市丰宁县,张风义等五个农户合伙建起120个西红柿大棚,辛苦几个月,销售的时候,价格却比成本还要低。正在一筹莫展的时候,保险公司送来36万的理赔款。   

  让老张受益的保险叫西红柿价格指数险,是燕赵财险在丰宁推出的一款农业特色险种。老张上保险时,西红柿的成本价是一块二,保险公司以此为基础上浮四毛钱,作为农户能挣到的利润。价格指数险保的就是这个利润。   

  打个比方说他卖到一块三,那就是咱们赔偿这个三毛钱的利润,如果说金额低于一块二,最高按照这个四毛钱的标准来赔偿。   

  不仅是价格险,目前我省各地针对农业特色产业推出数十个保险品种。在保定阜平县,农户杨金成为20亩大枣上了灾害险,保费政府补贴60%,老杨每亩地个人只需负担十四块四。因为有这份保障,去年,老杨的大枣尽管遭灾减产9成,但没有亏本。   

  我这20亩地,保了我6880,基本上就是把化肥农药,还有一部分这个雇人的工资 咱们基本上弄回来了。   

  为了进一步加快特色农业保险在我省的推广,省财政加大补贴支持力度,将设施农业省级保险保费财政补贴范围扩大到全省,农户负担比例降低为30%。对开展特色农业产业保险的市县,按当地财政保费补贴的30%给予奖补,对贫困县和民族自治县给予40%的奖补;鼓励各地以市场化保险的手段化解特色农产品种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