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侃年俗:民以食为天 吃货也过年

13.02.2016  20:11

中华饮食自古源远流长,中国人最会吃了,几乎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特色饮食,如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三十吃饺子,十五吃元宵。而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春节,那需要重点吃的东西就更多了,比如八宝粥、饺子、年糕、春饼、元宵、元宝汤、二米子饭等。有这么多好吃的,所以对于吃货来讲,春节的年味主要集中他的舌头上。

饺子,远在公元五世纪,已是北方汉族的普通食品,当时的饺子“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但当时饺子是连汤吃的,故当时称之为“馄饨”。至唐朝时,吃法已与今天一致。明中期以后,饺子逐渐成为北方春节传统食品,因饺子形如元宝,有“招财进宝”之意。当然,关于饺子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是:面皮遇上了麻烦,向好朋友肉丸求助,肉丸一拍胸脯说,你就包在我身上吧!于是就有了饺子(笑声)。除了饺子之外,像腊八粥最初是佛教的一种宗教节日食品,后来成为过年的食品;春节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取“团团如月”的吉祥之意;立春吃春饼是一种古老风俗,有喜迎春季、祈盼丰收之意;元宝汤即馄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中午要喝。二米子饭是用大米、小米混合做成,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又叫做“隔年饭”,意思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