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修订再推出不仅增加了新故事

13.01.2016  12:09

  以清末民初天津的市井生活为背景,记录了诸多民间特有奇人绝技!当年作家冯骥才的《俗世奇人》面世后,畅销百万册,其中《泥人张》、《好嘴杨巴》、《刷子李》等曾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近日,冯骥才增写、修订的《俗世奇人》(足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不但增加了18个新故事,还有作家本人亲手绘制的精美插图。

  □本报记者 黄蓥

  关于图书:写的就是天津人

  《俗世奇人》(足本)除了保留由冯骥才重新修订的18个原有篇目,还收录了他近年来全新创作的《神医王十二》、《燕子李三》、《黄金指》、《冷脸》等18篇新作,共36篇。故事精短而生动,人物惟妙惟肖,具有浓郁的天津地域特色。

  冯骥才透露《俗世奇人》实际写的就是天津人,“北京是个精英城市,上海是个商业城市,天津是个市井城市。就举一个例子,比如北京出梅兰芳、茅盾、徐悲鸿这样的人物。上海出周璇这样的文人艺术家。天津出骆玉笙、马三立,天津绝对不会出徐悲鸿、老舍这样的人物,可是北京也绝对不会出马三立。”他表示这些年一直从没离开天津,“我现在写了36篇,实际上我现在的故事要写100篇都富余。我写完《神鞭》等小说后,还剩了很多人物。当时因为做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没有那么多时间,就开始写一些小短篇。第一批写的是在1994年、1995年,写完了以后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到了高潮,我写不了东西,一直隔了差不多二十年。每一年我只有三个时间是属于我自己的,一个是春节,一个是十一,一个是五一。这个时候没人找我,我半个月把18篇写出来。”冯骥才还透露,他的小说《神鞭》将被陈建斌改编成喜剧风格重拍。该作品此前已经拍过电影和电视剧,分别由陈宝国、任程伟主演。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冯骥才致力于传统文化抢救、保护和传承。他说因为写过《俗世奇人》等文化小说,了解民间文化和民俗生活,关注各种身怀绝技的艺人,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才如此亲密。

  关于绘画:为“奇人”绘39幅精美插图

  此次冯骥才亲自绘制39幅精美漫画插图,并授权人民文学出版社《俗世奇人》(足本)独家使用。他透露:“我为自己的小说画插图全然出于一种兴趣,有时候小说写完,人物还在脑袋里活灵活现,再加上这部小说本身带着一种幽默,很适合用我擅长的这种漫画形式来画插图。我先是在一个本子上画了几篇小说中的人物,没想到愈画愈来劲,有时一个人物不同姿势不同神情画了好几幅,居然画了厚厚一本。

  平日冯骥才爱画简笔写意的漫画,之所以寥寥几笔就能活灵活现缘于生活中练笔,“我的漫画常取材家庭日常生活的笑料,画的对象多是老婆孩子朋友熟人和自己,画出来取乐,画自己时多自嘲。画得随意,连用的笔也是从书案上随手抓来的,由于常画,便练得几笔之间神气活现。”此前,日本插画家曾为《俗世奇人》画过插图,虽然冯骥才也觉得画得不错,“但别人画的是他们心里的《俗世奇人》,我画的是我的。这些人物是从我脑袋里生出来的,我知道他们脾气禀性,挤眉弄眼是什么样子;再有,我在天津生活了一辈子,深谙天津人骨子里那股劲儿,那种逞强好胜,热心肠,要面子,还有嘎劲儿。我画,更是画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