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的基层梦想

20.10.2014  15:30

  2014年10月20日即将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决定。依法治国成热词,法治将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在当代中国的格局中不仅具有路径的效力,更具有牵引的力量。

  目前,全国共有3000多个基层人民法院,15万多名基层法官,承担了全国90%左右的案件审判任务。他们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定分止争,处在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第一线,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马背法庭、农家法庭、帐篷法庭,流动法庭……都是对中国基层人民法庭的形象说法。他们在中国司法的最前线,是定纷止争的第一站。没有金碧辉煌的大厅,没有轰动全国的大案,但是对于案件当事人来说,基层人民法庭对每起纠纷的解决都有着重要意义。

  在中国,县、自治县、市、市辖区人民法院都是基层人民法院。按照现行的《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基层人民法院根据地区、人口和案件情况可以设立若干人民法庭。作为基层人民法院的组成部分,人民法庭的判决和裁定就是基层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

  2006年9月,第63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中国影片《马背上的法庭》获得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马背上的法庭》讲述的是在边远的云南山区,基层法官老冯骑着马驮着国徽翻山越岭给山民们断案。7天里他走了3个寨子,断了5桩鸡毛蒜皮的家务事。影片反映的是,当职业信仰遭遇现实待遇,巨大的反差让基层法官面临选择困惑。

  现代司法体制就像《马背上的法庭》这个故事,驮在马背上的国徽在颠簸中缓缓向前行。像这样的地区在中国有近千个,这样的问题在中国的农村和小城镇有着普遍性。

  有专家指出,目前司法资源并不可能大量增加、社会矛盾纠纷不可能都通过法院解决,在此现实情况下,要真正缓解基层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司法改革,提高案件审判效率,另一方面,还需建立起科学、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实现法治中国目标,难点在于立法的科学性问题,在于法律的具体执行问题,也在于法治素养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来自法治实现的最基层。图/东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