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传递正能量 ——“好记者讲好故事”之一

20.11.2014  22:58

    图①:孙铁翔在震后的北川县城。

    图②:郑晋鸣(中)在河海大学汲水实验室采访。

    图③:李理(右)采访郭明义后相互敬礼。

    资料照片

    制图:蔡华伟

    编者按:从今年8月起,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面向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活动。全国万余名新闻工作者参加了演讲活动,通过讲述凡人小事、亲身经历、所见所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了当代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全国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2014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日前在京举办,10位记者代表讲述了他们的采访经历、所思所想,展示了中国记者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铁肩担道义,信义著文章”的不懈追求。让我们再次走近他们,聆听他们深入基层一线的采访经历和真实感受。

    本期的3位记者,一位向平凡人致敬,一位写了一辈子好人,一位用“”传递着正能量。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体会、不同的喜悦或是悲伤,走过不同的路、见过不同的人、书写了不同的故事。责任、担当、奉献是他们的本色;记录真实、书写感动、传递正能量是他们的坚守;拿起一支笔、一个话筒,他们就充满了力量,就向社会吹来温暖的风……

    孙铁翔

    向平凡人致敬

    “作为记者,我走过很多路,也遇到了很多人,更见证了他们的故事。”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孙铁翔说道,汶川地震、钓鱼岛巡航、南海巡航,危难面前他冲在一线、从容应对、记录真实;“黄金稻米”事件调查、湄公河复航,新闻现场他感受责任、坚韧和担当,用平凡人的故事彰显向善、向上、向前的力量。

    汶川大地震发生不到16小时,孙铁翔冒着余震爬进了北川,采访时,北川老县城的一座山滑下来一半……谈起在北川的生死瞬间,军人问他:“当时就不怕被捂到里面?”孙铁翔说:“怕,但我更怕不进去后悔一辈子。

    2012年9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发出后,中国海监编队在钓鱼岛海域高速巡航,并第一次在钓鱼岛海域度过中秋。孙铁翔问船长,“一年要在海上待多久?”船长说:“200多天吧。”孙铁翔心里嘀咕:“这个中秋我在海上待了20多天就瘦了8斤,怀孕9个月的爱人每天都在盼着我早些回去……

    共和国的安宁,离不开这些默默无闻、坚守阵地的船长船员们,是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孙铁翔评价道:“这是一份要耐得住寂寞的职业,比风吹日晒更难熬的是内心的孤独和对家的牵挂。”其实,记者何尝不是这样一份职业呢?无私奉献,这是每一位平凡的记者在平凡的每一天,始终在坚持的状态。

    平凡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孙铁翔说,这些看似平凡的人、自认为平凡的人,却时时迸发着不平凡的劲头,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他们身上那种责任、坚韧、担当,不仅成为支撑个性的基石,更为国家积累着蓬勃兴旺的力量。

    所以,向平凡人致敬。向记录平凡人的记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