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放炮催高PM2.5浓度 专家:传统可随时代改变

05.02.2015  17:24

    燕赵都市报记者刘岚

    爆竹声中一岁除,在噼啪的鞭炮声中辞旧迎新,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传统,但噼啪炸响的鞭炮、绚烂腾空的烟花虽增加了春节的喜庆氛围,却也实实在在地为空气污染做了不小的“贡献”。

    当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发生了碰撞,您会作何选择?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多数人对禁限燃放烟花鞭炮持支持态度,民俗专家也提出,传统也应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加以引导、改造或限制。

    数据

    过年燃放烟花爆竹抬高PM2.5浓度

    每到春节,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五彩绚烂的烟花雨里,我们似乎都能看到对污染已经不堪重负的灰蒙蒙的天空。

    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导致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尤其是PM2.5浓度大幅上升。

    有这样一组数据,2013年除夕, 石家庄 市大气污染明显加重,空气质量指数是前一天的2.1倍。除夕当天,石家庄市环境空气质量出现两个“污染高峰”,分别为中午12时至13时、午夜24时至次日1时,这恰恰是烟花爆竹集中燃放的时段。

    监测数据还显示,燃放烟花爆竹期间,PM2.5、PM10浓度增加的幅度要高于二氧化硫,PM2.5浓度增加幅度又高于PM10。由此可见,烟花爆竹燃放对于大气中颗粒物的影响要大于二氧化硫,而对于颗粒物的影响又主要集中于PM2.5。

    2014年,石家庄市环境监测中心监测的数据与往年情况类似,除夕这一天空气质量受燃放烟花爆竹影响产生的变化最为明显,而且污染物出现峰值的时段与燃放烟花爆竹的时段基本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