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涛:“豪车碰瓷”凸显路权公平难题

27.10.2014  11:04

    近日,有网帖称,高速路上,被宝马车闪灯尾随,变道并行并示意靠边停车,在意识到可能是高速路碰瓷敲诈后,他将车速提到150码以上,宝马车仍然穷追不舍,直到将车速提至近200码,才将宝马车甩掉。这篇名为《疑敲诈兼抢劫团伙,高速狂奔190码》的帖子,风靡网络论坛和微信朋友圈。而据警方透露,某碰瓷团伙在一年时间内作案近300起,涉案金额300余万,目前查实的案件有16起,敲诈勒索金额达100余万。关于“豪车碰瓷”,最近引发网友关注。(10月26日《成都商报》)

    事故,即故事。每一起豪车事故,都能引发路权公平问题的讨论。前段时间,某小男孩骑自行车剐蹭劳斯莱斯、某城市垃圾车“”上劳斯莱斯的新闻,都备受社会关注。面对可以让人倾家荡产的轻微事故,无奈的国人只能选择“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的处理方式。然而,遭遇“豪车碰磁”狂奔190码的故事告诉我们,“躲豪车”有时候也是在拿生命开玩笑,甚至还有可能危害公共安全,是躲也躲不起的。

    “豪车碰磁”现在已经出现了团伙作案的情况。在法治社会中,开豪车,就意味着开着“定时炸弹”上路,随时随地就可能因为一点点的剐蹭事故,让一个家庭付出几十万甚至更多的赔偿,这种事在当下而言,简直不可思议。最直接的一个结果就是,无数平民车辆,因为车的价位较低和保险额度问题,而成为了马路上的弱势群体。即便一些上了全险的平民车,在剐擦豪车的事故面前,也根本是可以等同没有任何保险。

    有人说,马路上最讲究平等的路权。因为,无论是你几百万的车,还是骑一辆自行车,都要在红灯时制动、绿灯时启动。这自然不假,然而,正如《动物庄园》里的生存法则——在庄园里,所有的动物都平等,而有一些动物更平等。在马路上,豪车无疑就是更为平等的那一类“动物”。而社会发展尤其是交通路权的治理目标,应该是确保相对公平的同时避免“豪车碰瓷”现象的出现与发生。

    笔者认为,之所有“豪车碰瓷”现象能够频频出现,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交通管理对于故意“碰瓷”一说,现在任何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以至于更多的人选择安装一个行车记录仪来避免说不清的纠纷。然而,对于“碰瓷行为”,并没有法律定义,也没有明确的处罚条文,甚至连一些责任认定都是难事。对于此现状,国家立法首先要填空补白,除此之外还要严厉打击“碰瓷”行为,让所有的“碰瓷”者不能越界,一旦越界,就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二是,当下的交强险制度,并没有考虑到豪车上路的公共危害性,既然是豪车,从理论上讲就应当多承担一些修车的责任,至少不应当让一点点的剐剐蹭蹭让平民车辆承受来顶之灾的压力。对此,许多专业人士曾建议设立一种“豪车上路险”,这种保险,不是让平民肇事车逃避责任,也不是约束豪车的路权,而是在肇事车在尽到自己的赔偿责任即走完自己的强险、三者险之后,让事故能有一个更加和谐的处理结果。

    公平或平等,是当下社会最需要追求的价值。“豪车碰瓷”因为当下立法现状与保险制度的缺陷,导致了在路权上“贫民车更贫”、“弱势者更弱”的结果。而豪车作为身份与奢侈品的代表与象征,在充分享有路权的当下,应当付出更多的责任以确保马路上所有车辆的公平行驶权。这和购买奢侈品需要缴纳更多的税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