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24.07.2014  10:03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

审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 推动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审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推动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会议指出,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细胞。当前我国货币信贷总量不小,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不仅加重企业负担、影响宏观调控效果,也带来金融风险隐患。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既可为企业“输氧供血”,促进当前稳增长,又能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使经济固本培元、行稳致远。要按照定向调控要求,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推动结构性改革和调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金融服务和监管,为做强实体经济、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提供金融支持。

      会议确定,一要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着力调整结构,优化信贷投向。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力度,提高金融服务小微企业、“三农”和支持服务业、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及重大民生工程的能力。二要抑制金融机构筹资成本的不合理上升,遏制变相高息揽储,维护良好的金融市场秩序。三要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环节,整治层层加价行为。理财产品资金运用原则上应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四要清理整顿不合理收费,对直接与贷款挂钩、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一律取消。规范担保、评估、登记等收费。严禁“以贷转存”、“存贷挂钩”等行为。五要优化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管理,采取续贷提前审批、设立循环贷款等方式,提高贷款审批发放效率。对小微企业贷款实行差别化监管要求。六要积极稳妥发展面向小微企业和“三农”的特色中小金融机构,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市场竞争,增加金融供给。七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中小微企业依托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开展融资,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及规模。八要完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商业银行纠正单纯追逐利润、攀比扩大资产规模的行为。九要大力发展支持小微企业等获得信贷服务的保险产品,开展“保险+信贷”合作。积极发展政府支持的担保机构,扩大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规模。十要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增强财务硬约束,提高自主定价能力。综合考虑我国宏微观经济金融形势,完善市场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会议要求,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实施配套办法,定期督促检查,引入第三方评估,确保政策尽快落实、见到实效。

      会议指出,在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废除企业年检制度、大力取消事前审批的同时,加快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从主要依靠行政审批管企业,转向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诚信的市场秩序规范企业,是创新政府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改革举措,有利于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让“信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桩”。会议审议通过《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建立了反映企业基本经营状况的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并要求即时公布股东出资、股权变更等信用信息,有关部门要对公示信息进行抽查。设立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对不按时公示或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企业采取信用约束措施,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建立部门间互联共享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对不守法、不诚信行为“广而告之”,让违法企业一处违规、处处受限;为诚实守信的企业树“金字招牌”,让诚信企业在公平竞争中不断增多壮大。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相关:

为企业输氧供血 使经济固本培元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记者刘铮、吴雨)上半年中国经济金融数据公布没多久,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部署多措并举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我国货币信贷总量不小,但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结构性问题依然突出。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既可为企业“输氧供血”,促进当前稳增长,又能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使经济固本培元、行稳致远。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4.7%,增速比3月末提高2.6个百分点。

      “上半年虽然宏观数据企稳,但微观情况不乐观。一头是出厂价格连续28个月为负;一头是融资成本高,实体经济两头受压,困难大,动力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指出,要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会议在明确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信贷总量合理增长的同时,提出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力度。

      “融资难融资贵,最难在小微企业和‘三农’。要结合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用好再贷款等新工具,定向调控精准发力,加大对小微和‘三农’的支持力度。”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当前货币政策不宜搞总量扩张,但随着外汇占款急剧减少,货币政策实施工具发生重大变化,加大对特定领域再贷款有助于支持经济薄弱环节。

      环节过多、链条过长是推高融资成本的重要原因。会议要求,缩短企业融资链条,清理不必要的环节,整治层层加价行为。

      “金融机构以钱炒钱、过度自我循环的现象是不正常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建议,金融机构应缩短经营环节,把吸纳的资金不经过那么多弯弯绕,直接投到企业中去;希望监管部门突破分业监管藩篱,尽量让金融机构资金直通企业。

      部分理财产品畸形发展,也是抬高企业融资成本的推手。会议强调,理财产品资金运用原则上应与实体经济直接对接。

      郭田勇表示,一些银行、信托、私募基金、第三方理财机构等,给客户很高收益率承诺,并通过刚性兑付吸引了巨大的资金,推高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要让投资者明白有风险不能贸然投资,金融机构也要实事求是地根据资金回报情况给投资者收益,挤出虚高收益率中的水分,把资金真正投向实体经济,从而降低融资成本,减少金融风险。”郭田勇说。

      缓解融资贵,根本出路在改革。一方面,金融改革要深化,以充分竞争最终降低融资成本;另一方面,相关配套改革比如国有企业改革等要同时推进,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会议提出,加快推动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市场竞争,增加金融供给。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

      连平指出,不能一味要求大银行全去服务小微企业,大银行有自己的经营模式和服务对象。真正解决问题,要靠大量发展中小银行去服务小微企业。要加快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的进度。

      “要突破传统思维,解决融资贵不能光靠间接融资,还要发展直接融资。”王军说,现在我国间接融资比重太高,企业负担过重,要发展债券、股票市场,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进入成长新关键阶段的中国实体经济之“”,亟待金融之“”的悉心浇灌。唯有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中国经济才有可能续写提质增效的“第二季”。

让信用夯实市场经济体系“基础桩

——解读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新华社记者  高敬)2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草案)》,提出加快实施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从主要依靠行政审批管企业,转向更多依靠建立透明诚信的市场秩序规范企业,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让信用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础桩”。专家表示,这一条例创新了政府监管模式,更加重视事后监管,将更能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随着3月1日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实施,全国新的注册市场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企业数量不断扩容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宽进”后,如何对企业进行“严管”成为政府面临的一项新挑战。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在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企业的诚信问题。”他认为,如何提高企业的自我约束力,提高诚信力,不仅关系到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而且关系到消费者权益的维护等。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企业信息公示制度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基础工程,势在必行。核心在于提高政府监管效率,抓住维护市场交易安全的‘牛鼻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他表示,此前一些部门抱着审批权不放,现在实行“宽进严管”,政府职能更多体现在事中事后的监管上。同时,对企业的失信违法行为纳入公示体系,尤其对于连续违法的企业,其信用体系就会有“污点”,相关部门可以对其进行重点监管,有助提高政府的监管效率。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建立反映企业基本经营状况的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并要求即时公布股东出资、股权变更等信用信息,有关部门要对公示信息进行抽查。设立经营异常企业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对不按时公示或隐瞒情况、弄虚作假的企业采取信用约束措施,在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出让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禁入。

  对此,刘俊海表示,与保护债权人的其他措施相比,企业信息公示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方式,可以真正实现“让诚信企业脱颖而出、失信企业寸步难行”。这个制度一方面可以事先预防企业失信,倒逼企业诚实守信、慎独自律;另一方面,如果企业出现不诚信行为,其他企业就可以选择不与其开展交易,必须进行交易的,也可以索要相应的抵押、质押等担保,提高失信企业的违约成本。

  会议还提出,要建立部门间互联共享信息平台,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提升监管水平。汪玉凯说,相关部门一方面要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多部门共享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对少数蓄意违规的企业及不良行为及时曝光,进行严厉处罚,真正树立监管权威,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工商、央行、海关等部门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平台,但存在分散化、标准混乱、效果不佳等问题。建议以此次推进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为契机,建成一个全国统一的跨地域、跨部门、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公司信用信息数据库。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