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企业“舒筋骨” 为经济增活力——简政放权改革成效盘点
新华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 王宇、李延霞)从一批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到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从一份份“权力清单”的公布,到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减少,作为政府自我革命的“先手棋”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一年多来,简政放权不断向纵深推进,企业得以松绑,经济活力得以迸发。
改革举措密集出台 凸显壮士断腕决心
8月1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再取消和下放87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其中取消68项,做到能取消的尽量取消、不下放,避免遗留尾巴。
简政放权,被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一年多来,在取消和下放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取消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许可、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探索建立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制度等方面,简政放权改革举措不断出台,动作频频。
一年多来,国务院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一批涉及企业投资项目核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许可以及对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资质资格认定事项被取消或下放。修订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需报国务院部门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减少6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3月1日起实施的改革工商登记制度,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改为认缴登记制,将12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放宽了经济主体的市场准入。
此外,大力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取消34项中央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和314项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20项收费标准,每年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约100亿元。
“可以说,简政放权是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通过取消不必要的审批,给权力涂上防腐剂,使制度更为公开透明,将会营造更加宽松便利、公平公正的环境,激励更多人去创业创造,让松绑的企业在市场上充分竞争,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中央党校教授辛鸣指出。
“公司能赶在盛夏消费旺季开业,‘先照后证’政策是‘催化剂。’”吉林省长春市金合谷海洋码头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玉华告诉记者。
改革前依据“先证后照”制度,企业需要先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后,才能申领营业执照,办理时间至少需要3个月以上。
在一系列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的措施作用下,民间创业热情持续高涨,新增企业数量及注册资本规模增长强劲。
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国新登记市场主体近600万户,同比增长16.7%。刚刚过去的二季度,新登记注册内资企业125.74万户,同比增长67.77%。其中私营企业120万户,同比增长70.14%,注册资本5.09万亿元,同比增长91.2%。
改革对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带动作用明显。二季度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业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38.5%。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虽然今年工业增速回落,但服务业发展加快,第三产业延续了GDP占比超第二产业的势头。同时,消费拉动力也明显增强。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会促进大量的民间资本投向新兴产业和新型服务业,这既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还可以满足因城镇化而增加的对服务行业的需求。”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陈敦说,“服务业大量增加对就业的促进作用,将有效缓解未来的就业压力,实现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向经济持续发展的红利转变。”
创新后续监管 严防“一放就乱”
简政放权并非一放了之,后续监管须相应跟上。
“减少事前审批,并不意味着削弱事中、事后的监督,更不意味着行政机关法定职责的弃守。必须明确‘放’与‘管’的各自领域和边界,才能避免一放就乱的情况出现。”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韩晓武认为。
8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继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重点解决“会批不会管”,“对审批迷恋、对监管迷茫”等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研究部副部长王军认为,在坚定推进市场化改革解决政府“越位”问题的同时,要解决好政府的“缺位”问题。在简政放权、减少对微观经济的直接干预的同时,要加强市场监管,尤其是事中、事后的监管,维护好市场秩序;要增强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
可以看到,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各级政府部门在简政放权、放宽准入方面多做“减法”的同时,力求在加强监管、服务社会方面多做“加法”。
国务院出台了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正常秩序的若干意见,从市场准入到市场退出,从对市场主体的监管到对监管者的监管,从市场监管体制到市场监管保障制度,明确了27条具体改革措施,着力创新监管方式,推动依法监管;颁布了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着力发挥企业信用体系对企业行为的约束作用,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
从过去习惯审批“画圈圈”,到不断自我削权,进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简政放权,正在助推政府进行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必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来源: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