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家省级企业破产管理人协会落户石家庄

21.08.2015  18:42

   8月15日,河北省企业破产管理人协会在石家庄成立,成为全国第一家省级企业破产管理人协会。这个协会立足于建立健全行业管理规范,完善行业自律和监督机制,规范破产管理人的执业行为,旨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助力我省破产案件审判工作的顺利开展。

据相关人士介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人民法院在受理破产案件后,由指定的管理人全面负责破产企业的财产管理、财产处置、财产分配,以及组织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方案等事务,形成国际通行的破产管理人制度。随着“调转治”进程的深入,我省不断加大产业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和大气污染治理力度,被淘汰企业破产案件数量逐年增加,依法保障企业退出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使得破产管理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经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审核,全省各地市共有138家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清算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被列入法院系统的企业破产管理人名册,其中多家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破产管理人行业队伍。但从整体上看,这个行业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缺乏统一的业务操作规范和职业纪律规范,缺乏统一的学习、培训和交流机制,法院、破产企业、破产管理人等各方之间信息传递不顺畅,往往耽误企业破产进程,影响破产案件办理质量。为加强我省企业破产管理人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促进破产案件中管理人业务工作规范化,提高律师、会计师等行业服务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大局的能力,省法院会同省司法厅业务指导,由省律协、省注协等单位筹备建立省企业破产管理人协会,旨在加强对行业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为司法破产案件提供专业化服务。

   目前,该协会共征集首批会员123名(其中单位会员79名,个人会员38名,特邀会员6名)。主要负责建立健全行业管理规范,完善行业自律和监督机制,规范破产管理人的执业行为;组织开展破产管理人业务、技能、法规等教育培训,提高我省破产管理人的专业素质和执业能力;开展行业信用监督和评价,参与行业职业资格审核、资质审查管理等相关工作;与法院和破产企业沟通,促进法院与破产企业的交流等。

在成立大会上,省法院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宋瑞良提出几点要求,一是协会要切实履行职责,力争行业标杆。我省企业破产管理人协会的成立,在我省领域内实属首次探索,在全国范围内也走在前列,协会的良好发展以及实现的社会实效都将是宝贵的实践经验,将对整个破产管理人行业发展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要扎扎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在行业内树立起标杆、做好行业发展的领头人,为依法审理破产案件做出贡献。二是要注重发挥联系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企业破产管理人协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能够汇集即时、准确的信息,联接职能部门与企业,为职能部门决策提供事实依据,也使企业能够及时了解政策动态,把握发展方向,从而实现多方、多向交流。三是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合作。企业破产实务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化工程,涉及到以企业为核心的各种内外部关系,还涉及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错综复杂程度显而易见,这就需要律师依据企业破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视角进行掌控,需要会计师分析和处理企业财务、资产负债等重大问题,也需要与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交互意见等等。企业破产管理人协会的成立,一定要便于整合资源,多方合作,为广大会员搭建好平台,实现立会宗旨。四是要加强协会自律,加强自身建设。协会要积极开展业务交流与培训,提高会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要让律师会员多懂一些财务知识,让会计师会员多知晓一些法律要义,实现会员间充分交流,相互学习,提高协会整体的社会公信力和吸引力,发展壮大会员队伍。

省司法厅、省民政厅、省律师协会、省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有关领导及协会的首批会员参加了本次大会。会议选举了协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及理事和常务理事。会后,省法院民二庭戴景月庭长就全省破产案件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做了专题讲座。

责任编辑:马红娟  

文章出处:河北法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