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崛起民企当先锋系列报道之八十八——优秀企业家张志祥:接手高额负债企业 “妙手回春”赢市场

22.10.2014  18:12

    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祥

    河北新闻网讯(见习记者王晶晶 记者孙善文)随着河北新闻网“中国梦·赶考行——绿色崛起民企当先锋”活动在承德的继续开展。近日,记者采访到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志祥,同这位获得“2013年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的企业家分享其创业经历。

    接手高额负债企业 “妙手回春”赢市场

    1994年张志祥创建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上虞忠祥公司,开始走上了创业的道路。然而,真正的转折发生在90年代末,1999年,志祥在担任遵化市建龙钢铁总厂厂长,一年后,当时的遵化市钢铁总厂濒临倒闭,近三千名员工面临下岗,唐山市政府以5000万元出售给张志祥,张志祥接手后,不但要承担原企业约1.36亿元债务,还要同时安置全部职工。

    在亲朋好友的担心和所有员工的期待中,他凭着惊人的魄力和对市场高度的敏感,及时建起了后续项目,赢得了市场机遇,救活了企业,使企业从年产量不足10万吨发展到现在集团年产量1500万吨。

    通过张志祥十多年来对公司的发展,昔日的建龙钢铁总厂通过新建、重组,形成了资源、钢铁、船运、机电等新产业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以下简称建龙集团)。集团控股企业现有总资产726亿元,集团员工4.5万人。

    张志祥察看生产车间

    加快技术创新 有力支撑降本增效

    在河北省,建龙集团主要涉足资源和钢铁产业,钢铁行业作为高耗能产业,实现其降本增效是提高行业竞争力的方式之一。为此,建龙集团积极开展“产学研”相结合,通过与标杆单位对标、交流、学习、并与东北大学合作,稳步提升技经指标,实现高炉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同时,建龙集团加快与院校合作自主创新,不断加强科技项目与机组开发。据介绍,建龙集团有12个科技项目通过了河北省科技成果鉴定,其中含铬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关键技术开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低钛轴承钢工艺研究与开发、高强气瓶钢的研究与开发、锻造用连铸圆坯产品宏观碳偏析研究等3项达国内领先水平,锻造车轮用钢的研究与开发等8项达国内先进水平。

    此外,通过与东北大学合作开发含铬型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技术、顶底复吹转炉提钒与溅渣护炉工艺技术和钠化提钒技术,建龙集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取得突破性成果,钒系统回收率提高到65%,五氧化二钒产量完成6001吨。

【责任编辑:孙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