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企业家刘晓光退休后或创业 方向为环保领域

30.11.2015  10:18

  2015年5月,刘晓光从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职务上正式退休。这被外界解读为首创集团一个创业时代终结的标志。然而,更为各类财经媒体关注的是,这位能让任志强佩服的地产大哥,这位把首创集团从小国企打造成“中国500强”的核心人物,他退居二线后要去哪儿?他能否在新的领域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最近,有消息传出,著名企业家刘晓光退休后或参与创业,方向为环保领域。

   最年轻的副厅级干部:初入政坛显风流

  刘晓光,河北定州人,1955年出生,当过兵,做过工,下过海。可能不少人都没有想到,这样一位和时代共舞的商界大鳄,他的精彩人生却是从政坛起步的。

  作为新三届的大学生,刘晓光于1978年考入北京商学院(今北京工商大学),学的是商业经济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刘晓光被分配到政府部门工作。1982年至1995年,他先后担任过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处长、委员、总经济师、副主任、北京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副秘书长等职务,期间也曾短暂担任过北京市百货公司、北京齿轮总厂等国企的高管。30多岁就当上北京市副局级干部的刘晓光,当时被认为是政坛的一颗新星。

   驰骋商海亦英雄

  1995年,刘晓光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转折。那一年,原隶属于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计委和市政府办公厅的17家国有企业组成了北京首都创业集团,刘晓光参与了集团的创建,并在此后的20年内一直担任掌门人。

  刘晓光执掌首创集团后,立即展示出了过人的商业经营天赋和资源整合魄力,对内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位“地产行业的金融学家”,在1997年到1999年的两年时间里,先后关停首创集团旗下的8家下属企业,并将原来散乱的40多个产业整合为金融、地产、工业与高科技、贸易、基础设施、旅游酒店等6大产业。在首创集团发展的第二个五年里,首创股份、首创置业相继上市,且揽获了包括京津两地大量土地储备在内的诸多稀缺资源,在如火如荼的房地产开发大潮中先声夺人。

  20年的精心耕耘和倾力付出,见证了刘晓光及其团队的辉煌业绩:首创集团从当年的亏损状况发展到如今资产总值达2200亿元、旗下拥有5家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常年稳居中国企业500强之列。

  社会各界给予刘晓光这位杰出的企业家无以数计的荣誉,他被授予“第二届北京影响力”影响百姓生活的经济人物,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年度人物奖”,首届北京市优秀青年企业家金奖,中国住交会2002年度、2003年度中国地产十大风云人物大奖,2003年度建设部中国房地产十佳产业推动人物,《新地产》2003年度中国13位地产英雄,以及地产十年终生人物大奖,不一而足。

   投身公益扛大旗

  商界大鳄、地产英雄、杰出企业家,这些是贴在刘晓光身上的显著标签。然而,他近年来为社会所称道的另外一个标签,则是公益慈善家——热衷环保事业的慈善先锋,其最大的成就是创办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

  进入21世纪以来,京津冀等地多次遭遇极强沙尘暴的袭击,当地民众苦不堪言。2003年10月,看到沙尘暴来源地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化的现状后,刘晓光决心为当地治沙做一些实事。在他的呼吁和动员下,近百位极有社会影响力的企业家,包括任志强、王石、马蔚华、冯仑、陈东升等人相继加入,创办了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也开创了中国慈善公益界的新模式。如今这家坚持了十多年的公益组织,已经成为中国NGO组织的标杆。刘晓光将自己的个人理想,逐步演绎成一个群体和一个阶层的集体理想。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内的会员许多为知名企业家,在这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绝对的平等也意味着沟通成本的增加,在产生分歧的时候,刘晓光总是积极参与协调,面对着个性都相当强的各位企业家,他凭着一腔热心,发挥出色的人际沟通能力,展现特有的人格魅力,使大家都愿意给这位“带头大哥”面子。虽然平时的工作相当繁忙,每天日程表都排得满满的,但刘晓光依然会拿出10%的时间做公益。如今退居二线后,也许他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身环保公益领域。

  刘晓光要去哪儿?或许可从他常说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不仅应具有强大的经济价值,而且应具有强大的社会价值,体现人类新的理想,新的精神,新的理想,新信念,新价值观。有消息称,刘晓光退休或已经选择好再次发力的方向,即是环保领域,为守护碧水蓝天做出更多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