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超一:游学热闹背后的门道

20.04.2016  11:19

  原标题:任超一:游学热闹背后的门道

  学到老,活到老,学习是个永恒的话题,没有学习就不会成长,从学院派到江湖派,从叫兽派到实战派,从课堂听走到企业里,最近几年,在全国兴起了游学的热潮,许多渴望成长的企业家纷纷走进各个领域的标杆企业内部,从神坛之上的仰望到面对面的交流,大家是否如愿以偿,取得真经了呢?

任超一:游学热闹背后的门道

  我曾经和一帮企业家去过伊利、华为和小米,包括这次去易宝、凯叔讲故事、探路者,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说,真正的近距离接触,的确能够看到平时鲜为一知的一面,但是,从一位品牌战略专家的角度来说,特别是和一起参与游学的诸多企业家沟通后,也有一些自己的感悟。

  从企业经营的角度来说,大有大难,小有小难,再伟大的企业,也有遇到困难,也有不完善的一面,从人性的角度来说,家丑不可外扬,接受参访的标杆企业是否愿意把不好的一面展现出来呢?一般是不愿意的,所以,游学的过程既要怀着敬畏之心,也要客观公正,理性看待,既要看到标杆企业的长处,也不要去挑人家的毛病,不要让别人感觉到你是踢馆的,特别是提问互动环节,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任超一:游学热闹背后的门道

  同样是学习,每次学习结束时所有企业家在分享的时候,我发现每个人学到的知识不一样,吸收到的营养不一样,其实,学习是个缺啥补啥的过程,人为什么要学习?学习到底是件痛苦的事情还是件开心的事件。我是这样认为的,人是因为痛苦、问题找不到答案才去学习的,但是学习一定是个快乐的过程,人在真正快乐、放松、投入的时候学习效果才会最好。

  以易宝为例,走进易宝的时候,许多人感慨易宝创始人的远见和成就,2003年开始创业,一直到今天领跑行业,特别是易宝的文化,员工可以不打卡,迟到了签一个字就行,诚信吧的食品和饮料员工可以随便自取,自觉付费,但是这些文化我们能否直接复制呢?有本书叫《海底捞,你学不会》,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家企业的文化就是老板的人格化,每家企业创始人的基因不一样,生搬硬套会死人,我们只能是合理引用,先优化,再实施。

  所以,学习,是东施效颦还是学以致用,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需要用心去感悟。

任超一:游学热闹背后的门道

  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一个人或一家企业成功之后的故事多有包装的成份,我们要敬而不畏,敢于真问,研究标杆企业成功之前的999次失败是如何熬过来的,学习,最好的学习方式,不仅仅要去学习别人的成功的方法,还是学习别人在失败的时候如何再次爬起。

  竹子头三年才能长三厘米,但是第四年开始每天长30厘米,一家企业在创业初期的三年,如何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更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如同我们的初心会,不忘初衷,方得始终。

  易经告诉了我们自然界和人性的规律,万物缘起,万事万物皆有规律,学习就是研究规律的过程,我们需要去伪存真,去掉光环,求证标杆企业成功背后的规律,运用好规律,才会让我们事半功倍。

  成功不是偶然的,所有的偶然都是必然,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今天的成功源于三年前或者更早的选择,今天的选择又决定三年后的状态,如果我们能够精准把握趋势,三年后我们将开始象竹子一样开始第四年的疯狂成长。

  游学,如果没有真正用心去悟,我们只不过是帮这些标杆企业做了一次完美的口碑传播,这是一次比硬广更有效果的品牌推广,当然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情我愿的事件,有人喜欢看热闹,有人喜欢研究门道,结局总是皆大欢喜的。

任超一:游学热闹背后的门道

  任超一:中国品牌战略专家,创成咨询董事,乔君资本董事,北京企业管理学院名誉副院长,中国数字电视职业指南频道制片人,《企管天下》电视栏目创始人,《一代师者》公益基金发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