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北海为例对传销活动的深度扫描

12.03.2015  12:04


透析传销欺诈本质——以北海为例对传销活动的深度扫描(上) 

  传销为何屡禁不止、屡打不尽?2015年春节前夕,笔者结束了对广西北海一传销组织为期半年的探访,对这个困扰多时的问题得到一些答案。

   传销是如何请君入瓮的?

  “他们步步为营、请君入瓮的招数真是叹为观止,不是亲身经历实在无法想象!”访谈中,被骗参与传销者晓东(化名)一面感慨,一面讲述传销组织拉人、留人的过程。

  第一步:精挑细选、锁定“猎物”。晓东交际广、信誉好,能言善辩,综合素质高,兼具复退军人、下岗人员、商人三重身份,且是传销人员老秦(化名)的妻弟。他的特点与传销组织择人标准、布线原则高度吻合,所以被列为老秦首位邀约对象。

  第二步:深入调查、吃透“猎物”。传销组织全面了解晓东性格爱好、生活习惯、人性弱点等各方面情况,制定了详尽的攻心策略。例如针对他爱整洁、好交友、爱小酌的个性,安排注重细节、举止规范、酒量大的人跟进;针对他性子急的特点,“讲行业”(讲解传销具体内容)注重全输全灌。其间,作为诱饵的老秦接受心态培养、说谎训练等多项严格的演练,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作好应急预案。

  第三步:张网以待、请君入瓮。“头三天感情留人”。老乡们的热情款待,温馨、惬意的客居生活,令晓东不觉间卸下思想“武装”、放松戒备。“后三天行业留人”。第四天,一番概念轰炸之后,洗脑正式开始。虽然他们说得天花乱坠、滴水不漏,晓东还是坚定地认为那就是传销。但是在“看现象”和“求证”环节之后,晓东开始产生动摇。因为,对外地户口者在北海银行被限制开户这个奇怪现象,他实在找不出合理的原因。“最后一天临门一脚”。晓东将信将疑之际,他的两个老朋友出现了,一个是交警,一个是银行信贷业务员,他们已加入传销组织,正准备回家辞职。晓东终于放弃所有防备。

  “利用人的贪欲,激励制度的重点就是利用人的本性和人性弱点。”这一传销组织“经验之谈”,说明传销组织将人性和心理琢磨得十分透彻。所以,他们能精确预测新人的各种反应,制定攻心策略;能准确预知几乎所有的风险,设计好规避措施;能预判各种突发事件,制定完善的预案;能够熟练操控几乎完美的心理攻防战术,一步步瓦解新人的心理防线和警惕性,直到“主动入伙”。

   如此“任性”为哪般?

  交了69800元,晓东返回老家出让店铺、中断业务,返回北海“做行业”。不久,媒体播放曝光资本运作类传销的节目,晓东疑心再起,找老总要“解释”,不料“老总”竟落荒而逃。老总跑路、团队散伙,晓东的传销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晓东是幸运的,绝大多数新人最终沦为传销组织“诱饵”“猎犬”,在助纣为虐的歧路上渐行渐远。

  变身“猎犬”的“猎物”们。小奇(化名),上海某企业高薪白领。大姨参加传销后,小奇就很快从“猎物”变身“猎犬”。他的女朋友、父母、亲戚,一个个被拉下水,80岁高龄的外婆也没有幸免。

  每一个传销人员的背后,都有一个危机四伏的亲友圈子。像小奇一家的例子,在传销大军里比比皆是。晓东的传销组织“老总”把自己的老战友、老上级、老部下,还有亲戚、朋友、老乡,一个个拉下水。在他跑路时,网内已有百余人。真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为了移居北海,也为了让父母安心,小奇的女友考取了北海的公务员,走进公务员队伍。“1040工程”的骗局很快就被识破,小奇一家走了出来,把大家拉下水的大姨却执迷不悟,直至婚姻破裂、家庭离散,依然义无反顾。

  每一个传销人员的背后,都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那些“任性”的人们,因为痴迷传销不惜割舍亲情、爱情、友情。

  如此“任性”因何在?“‘行业’是个造就人的地方,大家都是好人,真诚关心,很温暖的。”访谈中,晓东不时流露出对“行业”生活深深的眷恋。离开的人尚且如此,何况局中人?究竟是什么让人如此痴迷?透过以下4个关键词可以略知一二。

  关键词一:自律自强。盘踞北海的传销大军不再沿袭“苦斗士”生存模式,体系成员择居随心、行动自由,但体系成员依然执行严格的作息制度,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氛围。这就是传销组织严格的“行业自律”与“个人自强”在起作用。

  关键词二:友爱互助。体系成员,无论是长期困难还是临时有难,都能充分感受组织的“温暖”。长期困难,大家心照不宣、配合默契地照顾。临时有难的,大家会自发地出钱出力,真诚援助。老林(化名)父亲从病重到送终,传销组织不仅人人捐款,还搞“爱心”传递,发动家乡的亲友帮忙。

  关键词三:忍辱负重。在传销人员眼里,“行业”是神圣的,“事业”是高尚的,“资本运作”是利国利民利己、合情合理合法,是造就中产阶级、培养高端人才的“国家项目”,他们是忍辱负重的先驱者、开拓者,悲壮且豪迈。

  关键词四:“空杯归零”。“空杯心态”与“归零心态”是心态重塑的重要内容,它要求人们抛弃所学、打开心门,以5岁孩童心态全盘接受传销组织灌输的东西。

  如果说传销组织精心营造的生活氛围使人眷恋,精心编织的行业谎言使人飘飘然,那么心态重塑则是割断人的正常思维和逻辑的毒招,把行业内的人们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就像传说中照了魔镜的人们,深深陷进一种虚构的生活当中不能自拔。

   投枪和匕首”到哪里去了?

  最近几年,北海市打击传销可谓重拳频出,2009年的4次清剿行动就端掉传销窝点665个;2014年的204次打传行动,破获多起大案要案,刑事立案176起。反传销宣传方面,除了持续不断悬挂宣传横幅、用广播车流动播放宣传节目外,2014年发放宣传品23万份,在100辆公交车、600辆出租车投放公益广告、设置滚动字幕。

  然而,传销活动依然活跃:2015年年初,传销组织频频集会,执法人员在集会现场抓获涉传人员竟多达2654人。我们用力投向传销组织的“投枪”和“匕首”都到哪里去了?笔者从以下几段传销笔记中找到了答案。

  传销笔记一:“国家对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方向进行实时调整,通过媒体传达国家的意图。发现发展速度慢了、资金量少了,就会正面调控,然后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立刻引起正面效应。10月北海一下子就来了16000人。到了11月,因为来的人太多了,还有个别走歪了路子,负面调控就来了,通过媒体报道广西有传销,起到减少人流量和敲山震虎的作用。”——这就是传销组织的“媒体掩护论”。正是它,模糊了“晓东们”的清醒认识,使他们逐渐动摇、逐渐接受这种论调,无论媒体如何宣传,都会被他们视为“烟幕弹”,而媒体揭露真相的作用就被巧妙地抵消了。

  传销笔记二:“政府宣传和那些所谓措施,是表面功夫。数十万外地人来这里什么都不做,政府会不知道吗?银行门前挂着横幅、柜台放着告示牌,为什么那么多笔69800元存款却安然无恙?为什么外地人在这里银行开户要限制名额?冷静思考、仔细琢磨,你就懂了。”——这就是传销组织的“愚民政策论”。那些早已离开传销组织的人们,接受访问时,依然认定政府打击传销只是“走过场、做样子”,在许多问题的理解上依然清晰可见传销洗脑的烙印,可见其影响之深远。

  传销笔记三:“国家保护整个行业,不保护任何人,谁违规就打谁。所以每年都要开展清理整顿行动,把混进行业里面的坏人清理出去。清理坏人,需要一些人配合调查,所以带走的人很多,被处理的没几个。”——正是这个“政府保护论”,使传销人员对“资本运作是国家项目”深信不疑,对传销组织的各种规则很尊崇,对正面宣传、执法打击置若罔闻。

  如此颠倒是非黑白、牵强附会的“拿来主义”,却能屡试不爽,至少说明以下两个方面问题:

  一方面,说明正面宣传教育难敌传销洗脑。与传销组织吃透人性、洞悉心理的洗脑攻心术相比,以挂标语、播放公益广告、发放宣传品为主的正面宣传,就显得针对性不强。而主流媒体对传销案例的曝光,对骗局的揭露,警醒作用也难敌洗脑功效。如今的传销人员,有多少是没有看过这些曝光节目的呢?很显然,在这次攻心战、拉锯战中,正面宣传确实“技不如人”。

  另一方面,说明执法打击力度尚未达到足以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的程度。在行政执法方面,面对具备较强反侦查能力的传销组织,工商部门调查取证困难重重。因为取证困难,2014年北海市工商局办结的传销案件中,没有发展下线的案件所占比例高达91%;全年办理了涉传“一日游”案件,只对无证从事旅游经营的组织者按照《旅游法》有关规定定性处罚。除了取证难,送达难、执行难也是困扰打传执法的问题。这“三难”严重影响执法到位。而这,在客观上提高了“政府打击只是做做样子”等谎言的可信度。

  刑事打击方面,因为追诉标准过高,客观上导致打击面过小。“三级”“三十人”这两个要件的限制,使不少给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后果的人得以逃脱刑罚。所以,每次打传行动都是“带走调查的人多,被处理的没几个”,那些“平安回来”的人,正好成为传销洗脑的“活教材”,不断地激励着人们在传销道路上“前赴后继”。

彻底铲除传销任重道远——以北海为例对传销活动的深度扫描(下)

      传销之所以屡禁不止,是因为传销组织强有力的洗脑攻势以及巨额财富的诱惑,精准地击中人性弱点;传销之所以屡打不绝,是因为其繁衍能力强,“敌暗我明”,综合治理的打击传销机制建设尚未真正到位。

   如何一网打尽传销

  欲将传销一网打尽,一要斩断新人来路,遏制传销蔓延;二要引发“窝里斗”,让“洞中之鼠”自己跳出来;三要全线“开火”,精准打击。

  打赢宣传拉锯战,堵住传销组织的“源头活水”。传销组织的一切运作是为了拉人、留人。新人,是传销组织的“源头活水”,是传销组织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所以,要铲除传销这个毒瘤,首要任务就是要打赢与传销洗脑攻心之间的拉锯战。

  要打赢这一场拉锯战,就要组织反传销组织成员、志愿者、专家学者等人员组建反传销智囊团。反传销组织有丰富的反洗脑实战经验,志愿者中有不少亲历传销洗脑的切身体会,专家学者有理论研究和理论指导的优势。他们联合作战可以优势互补,有利于增加宣传教育的技术含量,更好地吃透传销组织的洗脑攻心术。

  要打赢这一场拉锯战,还要发挥宣传媒介方面的优势,形成立体、多维的宣传攻势。例如通过电视专题节目、影视作品深度揭露传销骗局,利用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扩大宣传面,将涉传人员信息、参与传销的情况及时传输到他们的户籍地、居住地、工作地,在他们的亲友圈、交际圈中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高这些高危人群的免疫力。

  建立激励机制,让传销组织内部“自乱阵脚”。要依法降低刑事追诉标准,扩大刑事打击面。我国台湾地区禁止传销非常成功,其原因就是刑事追诉标准很低,只要发展一个下线,且从这个下线身上挣到钱,就会被追究刑事责任。降低传销案件刑事追诉标准,意味着受到刑事制裁的不再是“那么几个人”,“政府保护论”自然就不攻而破,执法打击的威慑力直击人性弱点,传销组织精心构筑的“自我催眠”式的心理防线必将受到重创。

  躲避惩罚是人的天性。从另一角度看,追诉标准降低后,众多面临刑事制裁的“上线”们,就会拼命地互相包庇,形成攻守同盟,给案件侦破带来更大难度。瓦解攻守同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传销组织内部成员互相猜忌。如果只有死路一条,建立攻守同盟就是唯一的出路;如果放弃同伴可以给自己一条生路,谁还会死扛到底?

  因此,在降低刑事追诉标准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有自首情节或者主动提供他人犯罪证据的,加大激励力度,视情节分别给予减轻刑罚或免除刑事追诉等激励;对具有包庇“上线”、隐瞒“下线”等情节的,在自由裁量时实行从重处罚。

  建立执法新机制,将传销一网打尽。一要合纵连横,布下天罗地网。传销组织发展新人都要经过电话邀约、人员流动、驻地洗脑、交纳入门费这4个环节。通信监控可以在第一时间锁定传销组织的新目标,抢在传销洗脑之前做好警示工作,打好“预防针”;交通信息监控可以及时掌握目标走向,发现案件线索;可疑银行账户监控可以掌握资金流向,是整个拦截过程的最后环节,也是最精准的环节。

  二要双轨合并,刑事案件与行政案件无缝对接。每一个传销刑事案件可以带出多个行政处罚案件,行政处罚案件也可以引出一个刑事案件。两种案件并轨办理,从微观上看,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从宏观上看,可以实现刑事制裁和行政处罚的全面衔接。在具体运作上可以借鉴有些地方的政务中心模式,即一支队伍办案、并联审批。

  三要统一行动,全面“开火”。解放初期,麻雀曾经被列为“四害”之一,当时城里灭雀有一高招,就是全城居民一起敲响锅碗瓢盆,巨大的声音使麻雀不敢着地,只能不停地飞,直到累死。这就是统一行动的威力,也就是合力的威力。如果前述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传销组织已经千疮百孔、岌岌可危,这时候有机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在全国层面上部署统一行动,彻底铲除传销毒瘤就指日可待了。

   如何照亮“回家路

  “当初轰轰烈烈出来‘做事业’,卖了房子、转让了店铺,再回去实在没面子。感觉北海这地方不错,所以就留下来了。”在北海,像晓东(化名)这样碍于面子留下来的涉传人员为数不少。

  晓东所在传销体系那个跑路的传销老总,在北海某小区有一套公寓。如今那里早已人去楼空,据小区物业反映,物业费已数年未交。这些年,为了躲避下线的追踪报复,他不敢回单位,不敢回家乡,也不敢在北海露面。

  见到老黄(化名)是在2014年中秋节,看着他单薄、瘦小的身躯,实在很难和打墙、打孔、搞搬运的苦力活联系起来。2015年春节,笔者再去打听老黄的消息,才得知他已经返回老家,因为不久前一场工伤事故,他大腿骨骨折、股骨头破裂,这些年卖苦力积攒下来的养老钱全部变成医药费。如果不是误入传销,老黄怎会遭遇如此境况?

  传销老总们浪迹天涯可谓罪有应得、自取其咎,最终难逃法网。而众多被蛊惑而误入传销的人们,他们的浪迹天涯多少有值得同情的地方。

  燃灯为他们照亮回家路,是表达同情的方式,也是事关家庭团圆、感情修复、信用重建、社会安定和谐的大事。因此,在全国统一行动铲除传销组织生存土壤之后,集中精力做好善后工作,才能取得禁传战争的彻底胜利。

  这些“回不去了”的人们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无家可归型。在传销大军当中,一些人为了传销而卖房卖地、卖车卖店,甚至四处举债。针对这些涉传致贫的人,如能得到廉租房、低保、就业扶持等方式的援助,他们将回乡有望。

  二是有家难回型。不少人痴迷传销,不惜父子反目、夫妻离散,与家人恩断义绝;不少人为发展下线,把亲戚朋友骗了个遍,伤了感情,失了信用。这些人即使没有经济上的困难,也是有家难回。感情和信用都是易碎品,感情修复、信用重建,需要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社区、街道、村组这些基层组织的作用,为返乡的涉传人员搭建向亲友忏悔过错、请求谅解的平台,创造一些灵魂救赎的机会。

  三是孤独离群型。传销洗脑过程中,充满对国家政策的曲解,对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成功学等诸多学科理论的歪曲运用。久而久之,置身其中者的思维、逻辑和认知就产生畸变。所以,这些人即使回到正常生活中,也难以正常地生活。那些与笔者有过交流的涉传人员,有的早已离开传销组织,但是他们被传销洗脑留下的烙印依然清晰可见。因此,探索如何开展涉传人员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回归正常生活,也是今后应该重视的课题。
 
                                                                                                                                                      来源: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