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克论净”引发环卫各种创新
为彻底解决城市环境脏乱差问题,今年起省会主城区道路正式实施“以克论净、深度保洁”模式。一个季度过去了,“以克论净”实施效果如何?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探访:
“躺在马路上睡觉都不成问题”
11日下午,两名环卫工人沿绿洲路检查有无残留或新增加的垃圾。尽管路面已经非常干净,但两名环卫工人还是认真仔细地检查着。“现在是‘以克论净’,除了看得见的垃圾,像沙土等一平方米也不能超过5克。”检查过后,两名环卫工人觉得还比较满意。“这比我们家还干净,我都有上去打个滚儿的冲动,躺在马路上睡觉都不成问题。”一位环卫工笑道。
记者沿途探访了裕华路、青园街、东岗路等道路,路面上均没有发现明显垃圾。“我天天早上遛弯,感觉这段时间的路面确实干净多了,环卫工人们很辛苦啊。现在都说建设洁净城市,我们要提倡人人都来爱护环境,这样城市才能越来越干净。”一位大爷说道。
环卫工:
自制“新式”清扫工具、填充道路缝隙
环卫工人李大姐告诉记者,“以克论净”开展后,她确实感觉压力大了。现在扫地的时候不光是想着扫完就行了,还想着怎么能扫干净。她手中的小扫帚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一米来长的扫帚把,软硬适度的扫帚头,扫起便道砖缝里的尘土来,又方便又干净。在马路上,许多环卫工人都用上了这种“新式”清扫工具,他们为了改善现有大扫帚无法扫起浮土的现象,对清扫工具进行了改良,在大扫帚上绑上了许多塑料绳,利用塑料绳与路面摩擦产生静电,吸附道路积尘,清扫起道路上的尘土更容易,也更干净了。
近日,细心的市民还会发现,总有环卫工人用水泥对一些道路缝隙进行填充。“这些小小的不起眼的缝隙会积存许多尘土,不但难清扫,还非常影响路面整洁,这对‘以克论净’的考核可有很大影响。”一位环卫工告诉记者,经过商议,他们自己找来水泥,对收水口周边、马路牙子砖缝、树坑与便道衔接处等缝隙都进行了填充,彻底消灭掉了积尘缝隙。不但使道路更加平整整洁,清扫也更加细致干净了。
发现:“以克论净”,机械车辆功不可没
在裕华区槐安路体育大街附近,记者看到,几辆多功能洗扫车正在作业,快车道上达到“以克论净”的标准,这些机械车辆功不可没。
在裕华区车场内,记者看到了新设立的上千平米洗扫车停车暖棚。在冬季温度较低时,这些停车暖棚就派上了大用场,洗扫车集洗、吸、洒等功能于一身,是清扫马路的能手,但是冬季带水作业环卫车辆停放在室外,作业用水就会结冰,第二天不能及时上路,影响清扫保洁。停车暖棚很好的解决冰冻问题,延长了车辆作业时间,提升了作业车辆利用率,提高了保洁质量。
长安区环卫大队队长王秋梅告诉记者,他们建立了环卫车辆监控平台,对车辆调度实现网格化、数字化管理,对车辆的使用、油耗等实现了动态监控。而随着“以克论净”的卫生检查标准的深入执行,桥西区环卫大队还创立了“人机”结合模式,打造了环卫清扫的新方式。
据介绍,3月15日以来,市区开展了“洗路降尘”活动,出动所有环卫工人和车辆,对市区主干道、出入市口、重点部位以及桥下空间等进行了集中冲洗。早上4时至7时,对大道由大型洗扫车进行冲洗,对小街道和慢车道用道路养护车和干扫车等小型车辆进行冲洗,将道路积尘彻底搬家,达到“车过地净,路见底色”,全面推动“以克论净,深度保洁”工作的开展。
举措:人工监控变视频监控,提升环卫作业效率
在桥西区环卫可视化监控中心,监控平台利用球型云台高清摄像头,可旋转可变焦镜头,获取清晰的实时视频。记者看到,通过裕华路红旗大街附近的摄像头,轻易就看到了马路对面两三百米远的路面情况,洗扫车是否按要求对路面进行清扫,环卫工人在路面上如何保洁,路面上有没有垃圾,工作人员在监控视频上看得清清楚楚。这样一来,一旦路面上有占道经营、积存垃圾、渣土遗撒等情况,监控中心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通过对讲等方式,及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处置,并监督处置效果,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
据介绍,原来日常监督都需要人工在路面上巡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刚检查过,垃圾就落到地面的情况,而且人工巡视既费时又费力,大几十人在路面上来回巡视,还整天忙不过来。使用这个平台后,几个工作人员就可以实时、迅速地处理路面上的事件,比原来每月能节省管理成本30余万元。
据了解,桥西区是我市首家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在辖区内50个重点路口安装了高清摄像头100个,覆盖路面约2000万平方米。并通过与市交管部门配合,充分利用现有的路面交通监控系统“支架”卡口,安装高清红外线高速智能球,对桥西环卫动态进行监控和应急事件进行处置。通过这个平台,解决了城市环境卫生路面污染、死角死面不能及时发现的被动局面。(任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