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城建设”引领县域发展新跨越

10.11.2015  00:00

  中共河间市委书记朱志明

  “五城建设”涵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顺应了当前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特征、新要求,激发出人们追求更美好未来、实现更远大目标的充沛干劲。作为人口大市,河间将始终坚持以“五城建设”为引领,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锐意进取的发展意识;精准发力,明晰突围突破的主攻方向;真抓实干,务求跨越赶超的实际成效,奋力争当沧州打造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升级版”的排头兵。

  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担当使命,点燃推进“五城建设”的激情。河间拥有近90万人口,且是传统的民营经济大市。这一基本现实,决定了河间在推进“五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首要任务。首先,高扬“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发作为、协同发展”的主旋律,引导领导干部树立率先发展、敢于担当的意识,大力弘扬挑战强者、勇于舍得、大胆突破、实干当先的精神,激发出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其次,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推动“五城建设”最大的现实机遇,全力打造京津先进制造业承接基地、京津冀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京津冀创新试验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京津冀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京津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京津冀旅游集散中心和京津冀城市群中生态宜居的明星卫星城。再次,在“五城建设”中注重统筹发展与生态、经济与民生、县城与乡村,研究出台产业转型升级、绿色生态河间、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等一系列规划和实施方案。

  在对标赶超中精准发力,明晰思路,扭住关键,抓实推进“五城建设”的重点。“五城建设”战略中,创新是动力,产业是基础,文化是灵魂,生态是“生命线”,“好人”是“风向标”。河间将立足环京津、沿渤海两大优势,对接京津产业转移,赶超沿海发达地区,举全市之力实现“五城建设”的大发展、大突破。

  ——全力建设“创新之城”,为县域发展提供充沛活力。依托3家省级、2家国家级企业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以及经省科技厅认定的32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大力推动校企、院企等研发合作;建设好全国首家工艺玻璃成果转化基地,扩大河间作为“中国工艺玻璃之都”的影响力;用足用好河北?京南G45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区的优惠政策,与北京共同建好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创新基地。

  ——全力建设“产业之城”,为县域发展构筑强大支撑。主动承接京津优势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投资53亿元的京丰高压传输设备、投资25亿元的奥丁新能源空调等一批优质大项目建设;打造“京津冀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全面落实京津冀再制造产业园项目框架协议,加快建设国家级汽配再制造检测中心和体验中心;抓好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的扩规增容,加快推进大教育园区建设,确保投资55亿元的冀中澳林博览城等大型商业项目顺利投入运营,实现产教城融合发展;打造5.5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每年扶持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

  ——全力建设“文化之城”,为县域发展注入精神能量。按照“历史古城、文化名城、水韵绿城、宜居新城”的城市定位,重点打造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廉政文化三大文化品牌。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上,突出“诗经发祥地”这一名片,依托诗经公园、毛公祠等资源,大力发展诗经文化旅游、会展等,打造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在成功举办两届西河书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西河大鼓的传承和弘扬;依托金代名医刘完素故里的独有资源,加快实施北京鸿博集团投资52亿元的中医药健康产业基地项目;利用好河间驴肉火烧的品牌优势,逐步将其打造成中国的“麦当劳”“肯德基”;加强河间府署、光明戏院的运营管理,复建毛公书院,修缮冯国璋将军第及国葬墓,并将历史文化元素更多地融入城乡规划建设之中;启动新城区建设,加快推进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全力建设“生态之城”,为县域发展打造新优势。突出城市的“水、绿、文”特色,全面推进城区公园、游园和森林围城建设,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继续突出抓好造林主体、地块、资金和责任的“四落实”机制,实施好绿美廊道、绿色水系、工程造林等,进一步提高县域森林覆盖率;强力推进大气、水污染防治,切实抓好扬尘污染治理等八项工程;坚持点、线、面结合,大力度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全力建设“好人之城”,为县域发展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导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以开展系列道德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不断提高城乡文明程度,提升城市品质和软实力。继续在河间电视台开办《德润瀛州》专栏,积极开展“感动河间”等评选活动和“阳光救助孤儿行动”“爱心门店”等爱心活动,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在真抓实干中务求实效,锤炼作风,建好队伍,强化推进“五城建设”的保障。严格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打造一支崇尚实干、狠抓落实、风清气正的过硬干部队伍。建立完善抓落实的长效机制,把“五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细化、量化、具体化、项目化,实行县级领导分包,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员和完成时限,严督实查,确保“五城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把“五城建设”作为检验干部的“练兵场”和“主阵地”,以工作成效论英雄,凭发展实绩用干部。大力倡导责任文化,建立实行《干部作风建设负面档案》,坚决消除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不良现象。继续深入开展好“攻难点、破难题、敢担当、促发展”活动,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各种问题。

  (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