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报道:代表委员关注虚假违法医药广告规范整治

20.03.2018  18:31


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虚假违法医药广告规范整治——

为群众求医问药把好第一关

  俗话说“病从口入”,提醒人们选择安全卫生的食品,把好身体健康的第一关。同样,如果身体出了毛病,治疗时也须谨慎选择。求医选药的第一关,往往要从医药广告开始守住。今年两会上,许多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医药广告是关系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民生大事,应下大力气打击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维护患者合法权益,为健康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中国中医科学院经常收到被骗患者的来信,陈述被假冒医疗专家骗子欺诈的经过。”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说,“2016年以来,中国中医科学院收到受骗患者信件75件,受骗金额少则数千元,多则100多万元,给患者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延误了病情。

  中国中医科学院曾配合执法部门进行调查,并向公安部门多次报案,但被骗案例还是时有发生。院方在调查中发现,一些医疗诈骗团伙通过电视节目、报纸等媒体发布虚假医疗广告,诱骗患者上当受骗,其形式花样繁多,如冒用知名医疗机构和知名专家名义、谎称国家扶贫以看病报销药费为诱饵等。许多被骗患者把对“李鬼”的不满发泄给“李逵”,使正规医疗机构和知名专家的声誉受到损害。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教授林野表示,对于口腔科这样的学科,广大患者难以了解专业知识,让虚假医疗宣传有了乱来的空间。“虚假违法医疗广告严重扰乱正常医疗秩序,不及时治理将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林野说。

  同样的骗局也发生在药品领域。来自河北省的全国人大代表、孟村回族自治县政协副主席刘春香调查发现,药品产销领域生产伪劣药品、药品广告失实等问题时有发生。《人民日报》曾报道一些药品利益集团热衷于广告炒作,夸大宣传所谓神药效果。某药品公司2016年广告费用高达2.6亿元,而当年用于药物研发的投入仅为0.29亿元。

  张伯礼表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部署。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免受损害,政府相关部门应对医疗诈骗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张伯礼建议,加强对虚假医药广告的治理,由有关部门牵头,从政策层面规范医药广告发布管理,遏制虚假违法广告。加大对有线电视、报纸、杂志、网络、自媒体医疗广告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医药广告登记、审核、备案、惩罚制度。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强协作配合,统一开展执法行动,加大对虚假违法医药广告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对人民群众的防骗宣传教育,提醒群众切莫病急乱投医,导致上当受骗。

  林野表示,医疗广告审查专业性强,广告数量大,而且新媒体传播方式多样,监管难度很大。他建议,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的做法,从源头上对医疗广告的宣传内容加以严格限定。

  刘春香从维护药品消费者的角度,建议对涉药违法行为从严或加重处罚,可由检察机关或药学会、患者权益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代表消费者,通过公益诉讼的方式开展维权,对违法者形成震慑。此外应健全药品再评价机制,对披露危害公众健康信息的医学、药学专家予以重奖,严防医学、药学专家沦为制药企业的“促销员”、代言人。(李 晶)

                                                                                                                                      来源:中国工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