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代泊蓄势后加速扩张,覆盖全国25大机场

14.04.2016  15:27

  自A+轮融资完成后,e代泊在浦东机场推出e养车服务试点的同时,大力扩充技术研发团队,快速将“e代泊”产品优化升级到3.0版本,并于今年3月起全面开启加速扩张模式,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连开11个城市机场,目前已经覆盖全国23座城市的24个机场、1个高铁站,实现了对国内主要机场的全面覆盖,占据了全国超过80%的机场吞吐量入口。

   e代泊发力全国省会城市

  作为国内代客泊车行业的领头羊,e代泊的这次发力不免引发热议。开通城市已从最初的一线城市拓展至全国主要省会城市,天津、杭州、南京、成都、青岛、重庆、长沙、昆明、乌鲁木齐、沈阳、郑州、武汉、大连、石家庄、合肥、太原、济南、三亚、西安等均被e代泊覆盖,超过90%以上城市均为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只用了一个月时间,e代泊一举拿下11个省会城市,如此“激进”的野心,在e代泊创始人兼CEO吕叶看来,不足为奇。“e代泊完成A+融资就曾对外披露过这笔钱将用在速覆盖更多的城市机场与高铁,现在做到了,只能说我们的线下运营与整合拓展能力非常强。其实覆盖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如何深耕。”

   e代泊有一套严谨的城市开通逻辑

  仔细研究,看似有“一口吃个大胖子”的野心,实则确为e代泊步步为营。在所有开通城市中,有几点值得关注:1、均选择经济发展不错的城市或直辖市;2、全国近70%省会城市均触及,而不是只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3、这些城市的机场吞吐量均在全国机场排名30位之内。

  据其运营人员介绍:e代泊开通城市均需要做前期调研,包括:各城市车辆保有量、城市机场停车饱和度、城市机场收费对比、机场周边停车场情况分析。如果确定符合e代泊条件的周边停车场,还要做二次调研,比如收费与机场停车场对比、测算与机场距离、停车场现场安全保障等。

  做出一套复杂且严谨的城市开通逻辑,与e代泊创始人之前创业息息相关。创始人吕叶第二次创业停车场广告传媒,在停车场的发现挖掘、筛选选择、考量标准有很多实战经验。

   e代泊的运营思路“铺好路,练好内功,才能一路奔驰

  2015年大部分“O2O”创业公司在拿到融资后就会被资本驱动,大肆拓展市场,希望快速实现城市覆盖,并对C端用户进行疯狂补贴以获取“带血”的订单,结果一波资本寒冬来袭,纷纷折戟而归甚至直接出局!e代泊在资本寒冬之前成功完成数千万融资,应该有足够的资本快速抢占市场,而他们为什么会按兵不动,迟迟没有大的动作?而且主动停止了补贴烧钱模式。e代泊创始人兼ceo吕叶向记者透露:2015年e代泊在完成A+轮融资后,做得更多的是完成产品与服务体系优化,强化团队建设与运营风险管控,同时完成了包括各大航空公司、OTA合作渠道、各类集团采购渠道等的建设,说白了就是“铺好路、练好内功”,为加速而蓄势!2016年的e代泊已经开了一个好局,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如此理性成熟的创业团队,一定会不断给大家带来惊喜!

  就在刚刚结束的新财富杂志“第八届新财富最模式”评选中,e代泊一路披荆斩棘,与蜻蜓FM、春雨医生、小红书等同时被评选为“2016最具潜力商业模式”。吕叶表示“e代泊从最具潜力商业模式成长为最佳商业模式,还需很长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