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边飞现象”看做事与做官

17.08.2015  11:29

曾干出过不俗政绩,但因未获重用导致心态失衡,从而大肆贪污敛财,最终堕入违法犯罪的深渊。大名县原县委书记边飞的“贪腐警示录”,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为“边飞现象”。他的“贪腐警示录”,引发了笔者对做事与做官的思考。

为官一任,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服务人民,造福一方,还是为了“有位”?在这个问题上,可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在焦裕禄、杨善洲等人心中,“当官”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要造福一方,以无愧于党、无愧于民。除此之外,别无他求。但也有一些人,目的似乎就不那么单纯了。在这些人看来,“当官”要做事,但做事的目的不是造福一方,而是要为个人升迁“捞政绩”,是为有更高的“位置”、更大的权力。

目的不同,结果天壤之别。比如边飞,客观来看,他也是一个有能力、有业绩的干部,或多或少也有过“雄心壮志”,有过“造福一方”的理想抱负,这一点没错,但是错就错在把干事的目的给搞混了:岂能把政绩当作向组织提要求、要回报的“筹码”呢?岂能把“官位升迁”当作干事创业的第一追求呢?这大错特错。

为官有为,这是职责所系、使命使然,不能说有为就得晋升。平心而论,追求更大的平台、更广阔的空间,这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但工作干得好不好,适不适合提拔,这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不能说自己觉得行就行,而是组织说行才行、群众说行才行。在现实中,有的干部自以为干得不错,挖空心思把成绩“兑现”,一旦升迁不成,就抱怨“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譬如,在边飞的逻辑里,只要有成绩,那么升迁便是“情理之中”,这说明群众的利益,不过是他拿来“升官”的筹码而已。这种思想是可怕的,因为一旦觉得提拔无望,便会把欲望转移到金钱上来,对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的破坏力和危害性不可小觑。

同时,面对其“不升而贪”的荒谬言论,笔者不禁质疑:假如让你如愿晋升,手握更大权力,你就真的能做到两袖清风、一心为民吗?答案当然不是肯定的。边飞之所以搞混干事创业的目的,就在于他丢掉了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纵观近年来被查处的一些“老虎”或是“苍蝇”,无一例外都是缺乏足够的信仰力量,忘记了“初心”,忽略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各种诱惑下迷失了自己。边飞事件发人深省,启示广大党员干部,在遇到迷惘、诱惑时,要认准最初的方向,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理想信念,不要忘记当初是如何出发,不要忘记自己要去向何处。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官有为,也应为了“有位”,但这个“”,是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是群众的交口称赞。孙中山先生曾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倘若边飞能够明白这个道理,那么他其实也不至于如此堕落。可以试想,如果他一直坚持为民干事创业,即便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那么他的这种为民意识、实干精神,也必然会得到百姓的认可和掌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来自群众的赞誉,要比任何的职位都更为重要,也更加富有意义。

编辑: 孙丽君